【守望千年老家】中华名门望族之【于姓】 搜集整理/宋英明

(一)概述:
于姓是中国较早的姓氏之一,忠厚传家,孝友传家,道德传家,一代又一代简朴节俭的于家人,创造历史文明的新篇章,人文荟萃,代有贤能,于姓在中国近代姓氏排行榜上占第39位,分布于:山东.河南.河北和东北地区,总人口大约有650万。
(二):于姓的图腾:古代于氏就是於氏族,以乌鸟为原始图腾,为东夷族鸟夷的一分支,于氏先人因为发明一种陶器饭盂又称盂氏,居住的地方又称为于地,在于地筑起城墙而称为邗,然后又立国出现于姓。
(三)于姓源起:第一支出自子姓,商王武丁之子封为于侯,后迁至今河南南沁县西北。于侯也称邗侯,周初国灭,子孙以国名为氏,子孙迁于河南濮阳东南和山西盂县,至今有3100余年的历史。第二支出自姬姓,周成王封二弟邗叔于河南睢县,又迁于河南沁县西北,侯爵,史秘姬姓于国,被郑国所灭,子孙以【于】为姓。

(四):于姓郡望有:河南郡,东海郡。
(五)堂号:于姓的堂号是:忠肃堂,典出明代重臣于谦的故事,于大人任兵部尚书时,北方強邻【瓦刺】进范边境大同,明英宗被俘,当时朝廷有人建议迁都,于谦反对迁都然后放弃北京,为避免【瓦刺】用英宗要挟中原,应另立新帝,抵抗侵略,于谦拥立英宗之弟景帝即位,并击退瓦刺接回英宗,不料,英宗归来并复帝位后听信谗言,于是杀了于谦,酿成千古冤案,后来得以平反昭雪,谥【忠肃】,于姓后裔不忘祖德,遂取【忠肃】二字为堂号,纪之。
(六)家训家规:于姓家训以清朝·康熙年间的两江总督【于成龙】的【治家规范】为最著名。他主张把孝敬父母的传统孝道作为百行的根本,进而提出:居家切要勤俭,不可奢靡,待人宜谦,不可骄傲,立身高贵,不可同流合污,心存正直,天知神敬,心存期诈,鬼祸灾生。忍得一分,受用一分。事不烦大小,理唯求明晰,治家之道尽在其中。
(七):于姓历史人物:
1:于吉(东汉方士)
2:于禁(三国时魏国名将)
3:于志宁(唐太宗时宰相)
4:于琮(懿宗时宰相)
5:于谦(明民族英雄、社稷之臣)
6:于慎行(文学家)
7:于由页(高宗时宰相)
8:于成龙(清官第一,两江总督)
9:于敏中(大臣)
10:于右任(国民党元老、书法家)
11:于学忠(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席)
12:于省吾(当代文学家)等
综上所述,众所周知,千百年来于姓祖先原为避荒之谋,枕溪流而筑室,朴耕秀读,孝悌力田,鸿绪千秋,在中华文明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其【清白家风】留传于世,受益无穷。祖德绵长千代孝子传文献,宗功久远两朝贤臣振家声。是为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