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国泰先生在“从个体出发新教育”体系中,提出了教育的“新五乐”,即:体乐、情乐、智乐、创乐、和乐。对于“创乐”,他是这样表述的:个性鲜活、勤于实践、有所创造、不断创新、人格独立。现就“创乐”内容,创作小品文系列(六)——变废为宝的秘诀。
在我们的想象里,失败是成功的反义词,失败与成功绝缘,在失败的废墟里,不可能挖掘到成功的金子。
从1868年发明开始,塑料是绝缘体已成为人们的定论。直到上世纪末,美国科学家艾伦教授发明了导体塑料,才打破了这个百年定论,艾伦教授也因此获得了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
艾伦教授是怎样发明导体塑料的呢?
那是1975年,艾伦教授到日本进行学术交流,在一所大学实验室的墙角里,艾伦教授发现了一堆废弃的塑料,日本的教授告诉他,这是一个学生做实验失败时留下的废品。艾伦教授把这堆别人认为没用的废品带回国进行研究。一次,艾伦教授在这堆废品里加入微量的碘,想不到,它的导电性能竟然提高了1000倍,成了性能优秀的导体塑料,从而打破了“塑料不能导电”的传统思维,震惊了全世界。
本是一次失败留下的废品,艾伦教授只不过在这堆废品里加入了一点点微量的碘,性质就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从绝缘体的塑料变成了导体塑料,从毫无用处的废品变成了价值不菲的宝贝,艾伦教授出人意料地从失败的废墟里挖掘到了成功的金子,谁又能说失败不是通向成功的一种导体呢?
世上只有废人,没有废物。人废了一切金银财宝都是废物;人不费,一切废物都是金银财宝。变废为宝,是创新者的奇迹!
“许多人因观念陈旧,认知所限,定势所绊,往往会作茧自缚。只有他们转变观念,提高认知水平,扩大认知范围,找到新思路,就能破茧成蝶!”孟国泰先生如是说。
失败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失败并非与成功绝缘,失败只不过是差了点火候的成功,就像你把1度的水加热到99度,这其间看上去你都是“失败”的,因为你并没有改变水的状态,水仍然是液态的水,但这时只要你再加一把柴,再添一把火,让水再升高1度,水的状态就会发生根本性转变,从液态而升化成气态。
人生也是如此,失败并不是最终的定论,失败也并不是走到了人生的绝处,此时你只要再添一点点热情,再添一点点信心,再添一点点勇气,再添一点点乐观的心态,这添加的一点点,就会像艾伦教授添加在废塑料里的那一点点微量的碘,使失败成为通向成功的一种导体,最终与成功接通,点亮人生的辉煌。
艾伦教授的发明,可谓是变废为宝,同时也说明发明创新并非神秘莫测,并非藏在象牙塔里,藏在窄小的空间里,它有着广阔的天地和舞台,只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那么就能像孟国泰先生说的那样:随时可创新,随地可创新,事事能创新,人人能创新。创造创新,是惊喜,是奇迹,是一片新的天地、一个欢乐的世界。

黄小平简介
江西新余人,被网络和报刊称为“中国小品文大王”,创作小品文万余篇。已出版文集12部,发表、转载文章8000多篇次,作品被100多种文选文集选录,不少作品选录中小学语文课外读本和中小学语文试卷阅读分析及作文素材。多篇作品选录全国语文教材。为《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报刊签约作家。
责编:铁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