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吻过的嗓音
——聆听英国圣三一男童合唱团少年醇声
文/孙虎林
8月11日晚7点30分,美丽的金陵河畔飞来一群天使,英国圣三一男童合唱团在宝鸡音乐厅惊艳亮相,给乐迷带来一场精美绝伦的视听盛宴,一曲唱罢,掌声雷动。
这支来自英伦的少年醇声合唱团久负盛名,活跃于当今古典音乐舞台,驰誉半个多世纪,为英国女王所钟爱,贵为女王生日特别嘉宾。更是全球最盛大的音乐节BBC逍遥音乐节的常演嘉宾,参与多部迪士尼动画大片原声录制。以醇美童声演绎古典音乐及现代摇滚乐,是合唱团的强项。因为,他们拥有良好的音乐教育背景 ,来自大名鼎鼎的英国圣三一学校。
舞台左侧的幕布拉开了,一群天真可爱的音乐天使出场了。孩子们身着蓝色演出服,纯真儒雅。有的配以绿色西装背心,有的打着翠绿领带,鲜亮帅气。音乐响起,孩子们迅速散列成阵,摆出舞台造型,亮开嗓子,用绝妙童音演绎歌剧《仲夏夜之梦》的梦幻场景。
蓦然间,浑金璞玉般纯粹的童声从天而降,犹如甘霖遍洒,滋润心田。又似夏夜林间潜滋暗生的清露,从生机勃勃的树梢叶尖悄然滴落,渗入神秘奇幻的大地。孩子们边唱边舞,模拟奇妙剧情,演绎精灵心声。歌声忽高忽低,忽大忽小。清越时精灵蹦跳于林间草地,尽情嬉戏。低沉时精灵心醉神迷,恬然入睡。那一刻,孩子们屈膝侧卧于舞台中央,枕臂安卧,如幸福的安琪儿躺卧于大地母亲怀抱。那小小的身躯静若处子,惹人爱怜。歌声却未曾停息,如一缕灿烂的金丝,缠绕在仲夏夜的林间,萦绕在偌大的音乐厅。此刻,我微闭双眸,心静似水,沉入静美的音乐世界,深深迷醉于孩子们的完美演唱之中。这代入感极强的场景净化灵魂,澡雪身心。那一刻,尘世的喧嚣被推得很远很远。眼前心中,唯余一个不染尘滓、晶莹剔透的童真世界。
莫扎特的音乐永远年青,生机勃发,欢快优美。神话歌剧《魔笛》是莫扎特晚期音乐代表作,剧中的《夜后咏叹调》华丽高亢,历来是衡量花腔女高音演唱水准的试金石。不过,孩子们选唱的是《魔笛》中的另两首歌曲,《这条路将引你到达目的地》《欢迎再次到来》,曲风抒情委婉,浏亮活泼。他们还深情演绎了极富宗教气息的亨德尔歌曲,欢快与哀愁并重,情感自由转换,毫无违和之嫌。真心钦佩孩子们驾驭音乐的高超能力,他们尚处稚龄,缺少丰富的人生阅历。竟然能够演唱如此内涵丰厚的歌曲,实属难能可贵。也许,水晶般透明澄澈的心灵胸无城府,能够映照一切世故与沉重,一切庄严与虔敬。
下半场的演出曲目别具匠心,天真烂漫的童声尽情演绎经典英伦摇滚合唱曲目,皇后乐队、披头士、阿黛尔等知名乐队、歌手的作品一经改编,呈现出别具一格的质感,令人耳目一新。其间,既有23人合唱团的全员参与,众声高歌,又有数位少年的小合唱,甚至还有二人对唱,一人独唱,声如天籁,引人入胜。还有孩子们尚嫌稚嫩的小提琴伴奏,运弓揉弦,声声入耳。单独表演时,其他孩子在后方坐成一排,双手搭在膝头,安安静静,充当如诗如画的背景配衬。这一切,均美不胜收。
这些现代摇滚风的歌曲,我只听过披头士乐队、斯汀和埃尔顿.约翰的若干歌曲,多年以后,几近遗忘殆尽。但似曾相识的旋律,还是让我想起了埃尔顿.约翰的名曲《风中之烛》,那是对戴安娜王妃的缅怀之作,充满无尽哀伤。不过,孩子们这次演唱的是约翰的另一首歌,《你的歌》(Your song),同样深情款款,柔情似水。斯汀的《金色田野》(Fields of Gold),如清风拂面,质朴欢快。
返场曲《波西米亚狂想曲》是皇后乐队的代表曲目,音乐元素丰富,层次分明。孩子们激情演唱这支跻身格莱麦名人堂的名曲,现场气氛超燃。终曲是改编自电影《城南旧事》插曲的混声合唱《城南送别》。原曲《送别》脍炙人口,由李叔同大师填词,曲调选自美国音乐家约翰.奥德威的歌曲《梦见家和母亲》(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问世以来,传唱不休,已成不朽名曲。舞台上,宝鸡本土女孩与英伦男孩间隔站成两排。女孩一袭天蓝色连衣裙,清爽秀丽。男孩白衬长裤,风度翩翩。孩子们开嗓之际,惊为天人。耳熟能详的《送别》旋律优美,但稍嫌单一。这次的改编版加入主题变奏,一唱三叹,极富感染力。那一刻,歌声响遏行云,余音绕梁,充满依依惜别之情。
演出结束,孩子们躬身致谢,列队退场。一位少年来到台前,用汉语表达感谢之情,将惜别之情渲染到极致。整场演出全用英语,绝大多数听众听不懂歌词。但这无关宏旨,音乐本身就是世界通用语言。只要听众被感动了,就是听懂了。何况,在这清秋之夜,你聆听的是世间最醇美的童声,是被天使深情吻过的声音。那一刻,爱与美的天籁之音,轻抚世道人心,带来永恒的和平与安宁。
2024年8月12日
作者简介 :
孙虎林 陕西岐山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散文集《青春祭》《半生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