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
《春华秋实》
唐增虎(山东)
我喜欢万物复苏的春天,喜爱百花盛开的夏日,更热爱白雪皑皑的隆冬,但我最喜欢的还要数硕果累累、天高气爽的秋季。
凉爽的风沙沙地刮着,把大地吹得一片金黄。呵!风儿又送来了金黄色的秋天。天气越来越冷了。夏天那旺盛的景象日益衰退下来,随着气候的变化,万物也都在不断地变化着。遥望天空,朝霞渐渐变浓变深,看,粉红变为桔红,又变为鲜红。一轮红得耀眼光芒四射的太阳,冉冉地升起来。你看,过去枝叶茂盛的树木已经渐渐地脱去了绿装;你瞧,花儿到了秋天就开始凋谢,失去了往日的丰姿,但是万年红、枫叶却像火一样红,一样的灿烂。秋,成熟丰收的季节,地里的庄稼日趋成熟了,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一尺多长的金黄色的谷穗压弯了腰;粉红色的高梁扬起了张张笑脸,颗粒饱满的金黄色的大玉米,像小棒槌似的,沉沉的,露出红色的长头发。远处,爱美的群山都选金黄色做自己的衣衫,偶尔有几棵松柏是绿的点缀。秋天到处是丰收的景象,到处都散发着果实的清香。哦,一望无际的田野,是勤劳和喜悦谱写的华章。满把满把的欣喜,任你收割;满眼满眼的生动,任你阅读。

春天,是一个美丽柔和的姑娘,她把大地用鲜艳的花朵装饰起来,富有春意盎然的趣味;秋天,则是一个朴实健壮的青年,他不爱用美丽的鲜花来装扮自己,而用丰硕的果实来打扮那健壮的体态。当你在公园的石子路上散步时,听到小鸟欢快的叫声,又感到一阵阵微风吹过,只见几只五彩缤纷的小蝴蝶翩翩起舞,在阳光的照射下一闪一闪的,十分美丽,你一定会心花怒放、心旷神怡、神采飞舞、目不暇接、欢欣鼓舞、如醉如痴。在那些随风飘舞的枫叶中,往往红色中透着黄,像燃烧的火焰;金色中渗入些紫色,似熊熊大火;黄色中显着绿,像火焰的根部。它们在阳光的照射下,放射出异样的光芒,真比那夜晚的星星还要明亮。一阵秋风吹来,我顿感到胸襟豁然开朗,头脑十分清醒。我喜欢这果实累累的秋天,喜欢这绚丽灿烂的秋色。因为它象征着成熟和繁荣,也意味着欢乐和幸福。时近中秋,早晚凉意隐隐袭人,风吹到面颊上凉丝丝的,舒适惬意。踏着柔柔的草儿,路边一片碧绿的菜畦,青菜长得好肥,水灵灵的。一阵风送来幽幽的清香,呵,前面是一片荷塘。荷叶舒展着,托出玲珑的莲蓬。“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我轻轻诵着。这时下起了雾,晨雾好像只是画中的色调,静谧不动;而当你仔细看时,却又发现在那层浓浓的乳白色后面,缕缕累‘烟’正在渺渺升腾。愈看,愈觉得像童话。

中秋赏月是我国的文化传统,古往今来,多少诗人望月兴叹,写下无数寄意深远的诗句。思乡的杜甫感到“月是故乡明”,寂寞的李白“举杯邀明月”和“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气势恢宏,有吞吐霄汉之势。月亮总是以它的温柔,它的明丽,它的妩媚,它的雅洁飘洒的清辉,赢得人们的倾心悦慕和遐思冥想。诗人的“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千里共婵娟”等等均是借明月舒发自己的感情。人们喜欢月亮,爱它的冰轮乍涌,爱它的魂魄沉落,也爱它的浩月当空明镜高悬。不论是一弯的新月,或是半弦勾月,是塑、是望、月亮总以它的多姿,多彩、让人心醉神迷。它的阴晴圆缺牵动着人们的情怀;它的升与沉,常引起人们迎新的渴望和惜别的怅惘。痴情的少女拜月,热恋的青年踏月,欢聚的亲人赏月,孤独的游子咏月-----当夜幕降临时,果然空中浮云飘舞,天边隐隐出现了一道金色的亮光。这淡淡的光越来越亮,越升越高。我睁大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那里。只见东方的天际出现了一道娥媚般的月牙,正一纵一纵地向上升。月亮奋力向上一跃,终于冲破了云朵的阻挡出现在天空中。瞧!多像一个圆圆的大金盘呀!皓月当空,金黄的圆月高高地挂在暗蓝色的天幕上,那颜色美的可爱。月光皎洁而又明亮,它照亮了大地,沟通了人们的心。
我爱四季,但相比之下,我更爱秋天。她虽然没有春天那么万紫千红、百花齐放、香气宜人;也没有夏季那么生机盎然、郁郁葱葱;也不像严冬那样玉树琼枝、粉妆玉砌。但她有着自己特殊的美——对人类的无私奉献。


唐增虎,1958年生,汉族,大学本科,山东泰安人,国网山东电力淄博供电公司退休,工程师,技师,用电专家,电工培训中心校长。自小爱好散文诗歌,多年来在报刊发表近三百篇。系淄博散文学会监事长,淄博哲学学会理事,山东收藏家学会会员,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河北省诗协会员。青年文学家杂志社理事;半月刊特约作家;官方艺术国礼鉴定顾问;中国诗人作家网会员,世界诗歌联盟创作集团副总裁。
被誉为:新时代人民艺术家,中国当代艺术名家。
荣获:《新绪杯》金奖,签约诗人和特约作家;
青年文学杂志社优秀作家;
《汗滴化雨伴笔耕》特约撰稿人等。
笔名:虎乐为善(博客微博名)。
手机:1520668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