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后写了当年中共设在西安、富平、铜川的地下工作站和活动点、联络点等,发现有些联络点竟然归中共设在铜川耀县(今耀州区)柳林镇的柳林贸易货栈领导和管理。柳林自古至今,都是一个交通要道。南通耀州、西安;北到照金、延安、马栏、甘肃、蒙古。地处边区和国统区的交界处。所以,国共两党都在此开设了贸易货栈,以做生意为掩护,迎来送往,刺探对方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情报。过去经常开车在此路过,就是没有注意。当年这样重要的一个秘密据点,当然一定要采访、参观学习一次了。
2023年的一个夏日,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我与夫人一同驱车经铜川新区、下九里坡,直驱柳林而去。柳林、柳林!因柳树茂密成林而被命名的。又位沮水河畔,河水清清、绿树成荫,柳树的枝叶长长的垂吊在小河边、公路旁。镇街在绿树青山的包围之中,静静的迎接远方的客人。
柳林镇位于沮河峡谷中段,耀柳公路和梅七铁路线穿越全境,沮河水缓缓从川道中流过,两岸群山叠翠,峻岭逶迤,林海苍茫,到此使觉进入了绿的海洋。村子就在公路边的古道旁,新道飞桥而去,将古道甩在了一旁。但没有了喧嚣,却迎来了安静。车子一进村,几只小狗先迎了上来,汪汪汪的叫了几声,随着主人的吆喝声,四散而去。我们下车说明来意,几位村民热情的接待了我们。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主动介绍了情况。他说他是六十年代自河南来的,只是听说而已,李家的老头年龄大,知道详情。贸易货栈原址大门口开小卖部的女士,就是李家的儿媳妇。她主动叫来了他的丈夫和老公公,老汉贵姓李,儿子搬来了一把藤椅,扶老人坐在了大门前的老公路旁,老汉八十五岁了,中等个子,光头、圆脸,笑眯眯的脸上,没有一丝皱纹,显得年轻了许多。我们说明了来意后,老汉就滔滔不绝的讲起了当时的柳林。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为了冲破国民党军事进攻和经济封锁,中共中央社会部、陕甘宁边区保安处、关中分区保安处和陕西省委,在柳林镇建立了各种秘密据点,以不同的身份和形式秘密开展工作。柳林联合客栈是中共关中地委的秘密据点。该客栈掩护和接送了一批又一批南下北上的干部。原国家主席李先念及党的地方主要领导干部郑唯三等就是在富平、耀县地下党护送下,通过这里到达马栏的:汪峰同志也是通过这里去西安做杨虎城的工作,达成合作意向,互不侵犯和促成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的。这里搜集传送了无数来自国统区的重要情报,同时兼做国统区的统战工作。客栈有五名负责人,平时对外工作都以联络过往客人为主,实际任务是单线联系、各有不同。经理张仲平、副经理李更生主管中共中央社会部住柳林情报联络站工作;副经理徐晓东负责西府地下党交通联络工作;副经理江平负责陕西工委情报联络工作。他们虽然同住一个客栈,同吃一锅饭,但却共同遵守着党的工作纪律·谁也不知对方负责的具体工作。直到建国后,才知道了同事的一切。
李老汉骄傲的说:“那时候,柳林贸易客栈只有我们几个小孩可以进入客栈大院玩耍。我和经理的女儿还是小学同学呢。我们每天一同背上书包上学、放学。一同玩耍到晚上上炕前。------。”当时,由于柳林地域特殊、机构繁杂、经济繁荣,还被称为陕甘宁边区的“小上海”呢。老人手指前方的小石碑说。我近前一看,果然石碑上刻着“陕甘宁边区‘小上海’柳林镇遗址”铜川市人民政府,2018年9月20日立。
啊!柳林,我们的家乡,一个曾经为伟大的中国革命事业做出过杰出贡献的地方。老人们说:“现在,政府已拨款维修原址。”相信,下一次来柳林,这里会是另一番景象。我们拭目以待。
2024年8月5日 西安 光脊梁 写成一稿。
附:作者简介:李晓信、男、陕西省铜川市人,大学文化、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经济师、主管药师、陕西省作协会员,铜川市政协特邀文史研究员,铜川市及王益区作协会员,先后任多家省、市医药(集团)公司企业领导、顾问,铜川市印台区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成员;铜川神州书画研究会文学顾问。出版有文集《感悟-古都情缘》《感悟-沧桑岁月》;编有《药品GMP认证培训教材》等书;近几年又在国家、省市报刊、网络,发表了一百多万字的文学作品和学术、管理论文。曾获得省、市级多项荣誉称号。被誉为“是我省医药行业资深的专家和模范”其事迹被收入《路在脚下延伸》《岁月如歌》《铜川乡村记忆》和《天南地北王益人》等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