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汶源樱桃节
房思春
红果缀满枝,采摘正当时。“樱”你而来,“桃”你欢喜。2024年5月25日,一年一度的樱桃采摘节在黄花峪村、茄子峪村盛大开幕,这是汶源街道第十二届樱桃采摘节。八方游客纷至沓来。老人、孩子、年轻人,他们纷纷走进田间地头的樱桃树下,体验采摘的乐趣。每天有近6000人蜂拥而至,他们亲手采摘、品尝美味的樱桃,共赴一场樱桃盛宴。一时间,黄花峪村、茄子峪村,热闹起来。平时寂静的山村,一下子成为欢乐的海洋。
采摘节期间,销售更是火爆。游客们,在树下大快朵颐,意犹未尽,临走还捎带买上几箱,送亲戚、送朋友;还有的现场通过快递给外地的亲戚、朋友发送几箱。几天的时间,销售樱桃15万斤,村民累计收入近200万元,人民日报、央视频等多家权威媒体关注报道。
近年来,汶源街道以打造“山青、水绿、天蓝”的和谐幸福汶源为目标,致力“建设精致农业,打造汶源鲜果品牌”,培育了大樱桃、黄金蜜桃、油杏等精品水果,成效斐然,提高了果农收入。目前,黄花峪村、茄子峪村及周边村庄已建成1500亩大樱桃基地,汇集了红灯、先锋、黄蜜、美早等近20个大樱桃品种,年产樱桃达150万公斤,成为村民致富的主打产业。

(一)
汶源樱桃的栽培始于1984年。
黄花峪村,海拔400米左右,有66户村民,176口人,是典型的“出门爬山,抬头看天”的山村。村庄三面环山,前临汶河,有可耕地面积300亩,依山就势,散布在山岭上,因缺水,逢旱歉收,即使好的年景,也收不了多少粮食。村民们早出晚归的劳作,也仅仅是勉强填饱肚皮。还有山坡地面积620多亩,几乎年年撂荒。
如何改变现状,让村民们富起来,成为摆在党支部面前的一道必答题。党支部书记刘金生夜不能寐,深感肩上的担子有千斤重。经商,没有资金;外出打工,没有门路。活人还能叫尿憋死,山里人难道就应该一辈子受穷?俗话说“靠山吃山”。村中可耕地少,但是山岭地多,何不栽种果树?可是栽种什么果树,又成为摆在面前亟待破解的难题。
村中的山坡地,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是通气性能良好的砂质壤土,并且背山向阳,经过测试pH值7.0,非常适合种植樱桃。两委会上,刘金生提出了种植樱桃的建议。两委成员有的支持,有的反对,有的沉默不语。支持的人,也仅仅是愿意试一下,认为反正地跑不了,顶多刨了樱桃再种庄稼。反对的人说,种樱桃是好事,可是那是需要技术的,不像是种庄稼,人人都会,要是种砸了怎么办,谁给补偿损失?会议不欢而散。
俗话说“樱桃好吃树难栽”,但是,让刘金生万万没有想到的不是栽上养不活,而是人为的难栽。明明知道樱桃好吃,却就是走不进人们的心里。
刘金生心里明白:万事开头难。种樱桃村民们没有先例,强迫村民们种植樱桃,这是赶鸭子上架,有点不讲道理。光凭嘴说,不见效益,村民们心有疑虑,也是必然的。人的思想转变,是需要过程的,强迫只能是适得其反,只有让村民们看到结果,才能触动他们,让他们认可。这是一个说艰难也艰难,说容易也容易的过程。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其实,就是自己心里也没底,但是,不亲自试一试,怎么能知道行不行呢?
认准了的事情,就干,光说不干,不如不说。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与其空口动员别人,不如身先士卒做出样子。
1984年春,支部书记刘金生、村委委员刘云生成为村里敢吃螃蟹的人。他们从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引进樱桃树成苗30棵,黄色那翁、红色大紫各15棵,在自家地里栽种。
村民们看到那弱不禁风的树苗,见仁见智。有的人甚至说:“我就不信这不上眼的细条条能生出金蛋蛋。”刘金生和刘云生听了,一笑了之。他们则是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施肥、浇水、打药除虫。有不明白的事情,就咨询省果树研究所。在他们的精心培植下,那细弱的樱桃苗,茁壮成长。
1987年春,30棵樱桃开花了。一朵朵樱桃花,如同精灵般跳跃在枝头,为广漠的田野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微风一吹,散发出阵阵浓郁的清香,引来了数不清的蜜蜂和蝴蝶,同时也吸引了人们的目光,有的诧异,有的惊喜。随风飘落的樱桃花,仿佛在演绎一场春日的独舞,诗意而迷人,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欢喜与激动---樱桃见果了。
虽然稀疏,但是红彤彤的大樱桃,犹如一颗颗红宝石,向人们宣告着成功的喜讯,也在无形中向人们敞开了一条未来的致富路。
一共摘取了3.6斤。自己都没舍得尝一颗,就拿到莱钢市场上,以30元钱一斤的价格,卖了108余元。
事实胜于雄辩。村民是固执的,但也绝顶聪明;他们厌恶虚无,注重实效。区区的108元,让村民们重新审视并矫正了自己曾经的观点,于现实中看到了将来种植樱桃的前景。
一石激起千层浪。1988年,村民们自动自发,开始争相购买樱桃苗。党支部也趁热打铁,召开村民大会,发出号召鼓励大家种植樱桃,彻底激发了村民的种植热情。当时成苗价格比较贵,每株近百元,但还是有20余户村民,倾其所有,购买樱桃成苗200多株。买成苗太贵,有的村民就买实生苗,然后从原来的成树上剪枝嫁接。全村嫁接300余株,种植面积达到了15亩。种植最早的樱桃树,枝条几乎被剪殆尽。
到1993年,已经是家家户户开始种植大樱桃。主要品种有黄色那翁、红色大紫、早红宝石、乌克兰等5个品种。但是,由于没有成熟的管理技术,不敢大面积种植,最多的户也就种植40余株。镇党委政府就适时邀请省果科所的技术人员,前来讲课,并深入到田间地头,手把手的对村民进行管理技术指导。还培养出一批有文化的年轻人,成为樱桃种植管理技术人才,有力的促进了樱桃种植业的发展。
近水楼台先得月。樱桃种植的迅速发展,影响到了周围的村庄。茄子峪村、沙岭子村等村的村民,也纷纷开始种植樱桃。

(二)
进入新世纪以来,村民开始自主自发的种植樱桃,特别一些懂技术,有文化的年轻人,思维方式也变得活跃起来,稳中求变,他们在种植好传统品种的同时,开始注重从外地引进一些产量高、品相好,更具有竞争力的新品种。黄花峪村的村民先后投入6万余元,购买成苗1000余株,扩大种植面积20余亩。成苗见效快,第二年就可以挂红。品种主要有红灯、美早。很快黄花峪村、茄子峪村发展到100多亩。
随着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也逐年提高。到2010年,黄花峪村、茄子峪村以及周边村庄,已经发展到300余亩,樱桃年产量达到近20多万斤。
产量增加了,销售成了最大的问题。仅靠人们大车运小车拉,到周围的农贸市场销售,和沿路摆摊销售,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在2011年,黄花峪村、茄子峪村先后投资50余万元,建设占地总面积4000平方米的樱桃广场,并砌台搭棚400多平方米。樱桃成熟季节,人们不必再沿路叫卖,南来北往的客户汇聚樱桃广场,进行交易。
每年春天,随着气温逐渐回升,黄花峪村、茄子峪村玛瑙红樱桃花竞相绽放,镶嵌在山坳里的沟沟坎坎。精灵般的樱桃花聚在枝头,一朵朵成簇,一簇簇成枝,一树树怒放。风送幽香阵阵,弥漫在田间山野,一派春意盎然的醉人景象。绿水、青山、樱桃花交相辉映,一幅美妙的春日美景图在汶源大地上铺展开来,让人流连忘返。每年此时,都会有大量游客慕名而来踏青赏花。
游客们说:“这漫山遍野,花开如雪,就像披上了一层白色的霞帔,真的太美了,太壮观了!”
踏青赏花,这不仅助推了乡村旅游业发展,同时也带动了老百姓经济收入。

(三)
2012年,汶源街道审时度势,紧紧围绕樱桃产业做好乡村旅游文章,积极实施生态农业游开发。为打造汶源鲜果品牌,着力做强现代特色农业,推动“一村一品”和休闲旅游业快速发展,不断促进农民增收提效,举办了首届樱桃采摘节。
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采摘、休闲,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力带动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为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村党支部因势利导成立樱桃发展专业合作社,对樱桃产、购、销、技术由合作社统一引导;销售、场地、电商平台由合作社统一打造;宣传、策划包装、价格由合作社统一标准,避免了无序竞争。
为抢得先机,争取更好的经济效益,黄花峪村村民刘春祥等三户村民看准机会,投入资金建设6座樱桃大棚。每个大棚占地1.2亩,栽植樱桃40株,正月即可上市。每个大棚年产樱桃1000余斤,价格每斤80元左右,每个大棚收入高达8万余元。产品主要销往青岛、济南等城市。
2015年,仅黄花峪村,种植面积就达到200亩,品种有以美早、拉宾斯、红灯等20多个品种。产量达到12万斤,种植户最少的收入也在万元以上。
从2018年起,开始进行首届樱桃王评选。
2019年5月25日,汶源街道第七届樱桃采摘节暨第二届樱桃大王评选活动盛大开幕。活动吸引了黄花峪村、茄子峪村以及周围村庄樱桃种植户四十余户踊跃参与,他们带着自己最为满意的樱桃参加了活动。来自山农大助农邮肥料科技专家、山东昊坤果业、济南市钢城区长寿山家庭农场等组成5位专家评委,本着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分别对参赛樱桃的果形、甜度、口感等7方面进行打分。通过综合评比,最终选出了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并对评选出的一二三等奖种植户进行奖励:一等奖10袋化肥,二等奖6袋化肥,三等奖4袋化肥,参与户获参与奖,每户1袋化肥。黄花峪村刘军生、茄子峪村桑志平种植的樱桃获得第二届“樱桃王”的称号。
2020年,汶源街道第九届樱桃旅游采摘节,暨第三届大樱桃王评选活动开幕。 70余户大樱桃种植户带着自家果园最大最甜的樱桃来参赛,专家从樱桃色泽、重量、含糖量、肉质等方面打分,最终,来自黄花峪村的刘军生和茄子峪村桑庆建种植的樱桃,被评选为第三届 “樱桃王”,并分别获得价值千元的有机肥。
在黄花峪村樱桃基地,樱桃树郁郁葱葱,成串的樱桃挂满枝头,晶莹剔透,让人垂涎欲滴。游客刘峰说:“这里是汶水源头,山好水好,所以生长的樱桃非常好吃,不仅品种全,口感也好,我每年都来,一是满足一下口福,二是让孩子体验一下采摘的乐趣”。
活动当天,汶源街道党工委书记崔玉玲走进直播间,化身“主播”,热情洋溢的向网友推介大樱桃。她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宣传好汶源大樱桃,把汶源的樱桃产品推广出去,把樱桃产业做大做优做强,让老百姓依托樱桃产业鼓起“钱袋子”。
2018年以来,电商行业兴起。樱桃采摘节期间,众多知名网红主播来此采摘游玩时,在田间地头做起直播,通过网上传递信息,扩大了销售渠道。顺丰快递、邮政快递、京东快递来到樱桃广场,往全国各地发送樱桃,一天最多可以发送3000余件,2万多斤,前后经营20多天。
到2023年,黄花峪村已经发展到500多亩,产量达到40万斤,总收入达到300万元。品种有布鲁克斯、齐早、黑珍珠等30多个。种植大户有4家,刘春学、刘加录、刘春富、刘春祥年收入均在20万元以上。

(四)
今年5月25日,钢城区汶源街道第十二届樱桃采摘节在黄花峪村、茄子峪村盛大开幕。25日、26日两天共接待游客1.1万人。四方游客纷至沓来,共赴一场樱桃盛宴,体验采摘的乐趣,品尝美味的樱桃。
除樱桃采摘外,现场还设置了丰富多彩的特色体验活动:开幕式上的“樱桃百家宴”、揍饭大赛和中式婚礼展示让游客们大呼过瘾;黄花峪打卡墙、粉色火山打卡点承包了游客们的快乐因子;汶源街道各美食餐馆将美食巧思烹调、创意搭配,一份份珍馐美味香气四溢,让人垂涎欲滴,引得现场观众纷纷拍照、点赞。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游客们感觉到非常惊艳。他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深入了解了乡村的文化底蕴和生活。
茄子峪村种植户纪祥贞种植的樱桃,因甜度高、口感上乘,荣获“樱桃公主”的美称;刘春发种植的樱桃个头大,被评选为“樱桃王子”。
以樱桃为媒、以采摘会友。汶源街道作为省级农业产业强镇,用“小樱桃”撬动“大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节庆品牌。近年来,“汶水源”“桃花源”“齐鲁源”三线建设如火如荼,齐韵樱花谷、“汶水桃源”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霞峰民宿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破题起势;建成不觉晓露营基地、百合种植园、高品质蜜桃基地、欢乐田园度假区、旅游大道,农文体旅融合发展坚实有力,形成了全域立体、四季全时的旅游发展格局,为广大游客提供了极具地方特色的游玩体验。
樱桃采摘节不仅让游客享受到了美味和欢乐,更是吸引了人气,增加了汶源樱桃的品牌影响力,更为汶源街道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美好的东西,总是容易失去,樱桃的“果期”是短暂的,也就是两个月的时间。喜欢尝鲜的朋友们不妨以樱桃为媒,抓紧时间,到汶源“寻缘”,品尝这百果之鲜,来个愉快的鲜果采摘之旅。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