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诗
法国巴黎奥运会的赛事,今天将决出所有奖牌,鸣金收兵。晚上是闭幕式。因为时差的原因,我们是北京时间8月12日凌晨3点收看闭幕式。说句大实话,连日来看电视转播,写文章,感觉有点累。这闭幕式,已经没有精力去熬夜了。我还是将最后两天,中国男女运动健儿在举重赛场上夺金的场面记录一下吧。这力与美的绽放,实在值得书写。
看奥运,评赛事,前两篇评的是乒乓球。有读者夸我:你评得很专业。现在评举重项目,肯定有人会问:你懂吗?嘿嘿,我原来略知一二,通过认真收看实况转播,不仅欣赏到运动员的风采,还真看懂了举重比赛的相关奥秘,也算双丰收吧。
举重比赛设施比较简单,一副杠铃。随着比赛的进程,重量可以增加,不能减少,由运动员轮番试举。姿态分抓举和挺举两个项目。抓举要求运动员以一个连续动作把杠铃从地上举起至头顶。挺举则分为两步:首先把杠铃提至肩部,然后下蹲蓄力后将杠铃推举至头顶。运动员根据自己的体重和力量选择合适的级别参赛,并在比赛中展现出色的技巧和力量。巴黎奥运会的举重项目分为男子和女子两个类别,每个类别又分级别。男子的级别为61公斤级、73公斤级、89公斤级和102公斤以上级;女子的级别为49公斤级、59公斤级、71公斤级和81公斤以上级。我国运动员参加了全部级别的比赛。
8月10日下午是男子举重102公斤级比赛。首先进行的是抓举比赛,各国运动员频频亮相,与铁杠铃对话。杠铃仿佛在对运动员说:来吧,我就这么一声不吭,任你怎么折腾,谁英雄,谁好汉,举举看。当场上运动员还剩下3人时,我国00后运动员刘焕华才闪亮登场,他第一把要的重量是178公斤,并成功举起;第二把刘焕华将重量增加5公斤,又轻松举起183公斤;第三把挑战186公斤,再次举起,创造了自己在抓举上的最好成绩。
挺举更是刘焕华的强项,第一把,刘焕华直接要了220公斤。这个重量已遥遥领先于其他运动员。只见他站在杠铃前,一副志在必得的神情。俯身、提铃、下蹲、翻腕,站立,一连串的动作一气呵成,且在极短的时间完成;杠铃在肩部稍稍停顿,接着再次发力,弓箭步,举过头顶,稳稳站立,三盏白灯齐亮,成功。第二把尝试228公斤,虽举过头顶,因手臂有点晃动被判失败。但足以看出他的潜力。刘焕华以总成绩406公斤获得金牌。这也是中国男子举重在100公斤以上大级别项目中的首枚金牌。
8月11日是女子举重81公斤级的比赛。我国运动员李雯雯参赛,是最有希望夺金的最后一个竞赛项目。而且关系到本次奥运会的金牌榜排名,万众瞩目!这个级别的女子运动员,也可用人高马大,虎背熊腰来形容。李雯雯身穿红色运动服,在后脑勺上挽了个高髻,头发纹丝不乱,显得格外精神。有个韩国选手,也是这个打扮,可能是运动服颜色关系吧,比李雯雯逊色不少。
比赛正式开始,李雯雯抓举第一把要了120公斤,成功。接下来的女大力士们,就从这个重量不断向上加码。你要了123公斤,我就举124公斤;你举了126公斤,我就要127公斤,非要高于你的重量。你追我赶,好不激烈。别以为举重运动员只是肌肉发达,力大无穷,他们一点也不缺乏智慧和计算。体现在三次试举所要的重量上,低了,比不过别人;高了,举不起来。李雯雯第2把130公斤,成功,又将她们甩在后面。此时,只有韩国选手还有一次试举机会,她要了131公斤,也成功了。面对韩国人的追赶,李雯雯心里不屑地说:小样,让你见识本姑娘的历害,她也不要132公斤,而是将重量一下子增加5公斤,136公斤稳稳当当地举起。
挺举比赛开始了。李雯雯开把167公斤成功。此时场上还剩下中国、韩国和英国选手。韩国选手第二把168公斤成功,她是紧盯着李雯雯不放。英国选手二把失败。李雯雯二把173公斤成功。韩国姑娘三把也要了173公斤。咦,同样是173公斤,她想的是什么心思呢?原来呀,她的如意算盘是这样的:如果她成功举起,李雯雯三把失败,她就可以凭借体重轻的优势夺冠。英国姑娘也懂哦,她三把要的是174公斤,如果她成功,别人失败,她便以重量取胜。然而,对她们不利的是,秩序上韩国人和英国人必须先举。她们可以算计,无奈实力不济,想举举不起来呀。这就是人算不如天算,李雯雯不用举三把,已获冠军。她放弃三把,却将男教练抱上台,一同向大家致意。这独特的表示方式,让人感到自然、亲切和霸气。领奖台上,运动员明争暗斗的场面不见了,三个国家的女大力士笑意盈盈,亲亲热热,摆姿势合影,一副纯真、纯情、温柔以待的样子,好温馨哦!
本届奥运会举重比赛,是我国夺金的大户之一,共获五枚金牌,居功至伟。乒乓球也同样获得五枚金牌,却轰轰烈烈,全国人民都知道。不由得想起举重运动员的艰辛,他们长年累月的在训练房里,呼呲呼呲地与杠铃打交道,举起,放下;再举起,再放下。那么单调,那么寂寞,那么枯燥。洒下了多少回血和汗,伤过了多少次筋和骨。楚汉时代,楚霸王项羽孔武有力,力拔山兮气盖世,为得是争王位。举重运动员追求的是举重若轻,为国争光。更不可思议的是,女同胞也加入了这项运动,她们放弃花前月下,穿金戴银的舒适而惬意生活,与冰冷的杠铃恋爱,怎不叫人耸然动容,感慨万分。我特意写这篇文章,也是想告诉读者,举重运动员获得金牌的背后,既有其他项目运动员的共性,又有不被许多人认知的特殊性。让我们一起为他们追求卓越的奉献精神致敬、点赞、喝彩!
2024.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