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廉政教育进高校思政课:培养清正廉洁的新一代》
在当今社会,廉政建设不仅是党和国家治理的重要任务,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将廉政教育纳入高校思政课,对于助力学生强化养成廉政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高校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诱惑和挑战。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不良思潮和价值观可能影响学生的判断和行为。因此,在高校思政课中加强廉政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显得尤为紧迫。
廉政教育进入高校思政课,有助于丰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传统的思政课教学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廉政教育的融入可以为课程增添更多现实案例和生动素材。通过讲述真实的廉政故事、分析腐败案例的成因和危害,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廉政的重要性和腐败的严重性。
例如,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成克杰,利用职务之便,单独或与情妇李平共同收受贿赂,数额特别巨大,最终被依法判处死刑。还有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大肆收受玉石等贵重物品,因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追究刑事责任。
再如,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长魏鹏远,贪污受贿金额达数亿元,执法人员在其家中发现了2亿多元现金,重量达1.15吨。这些案例令人触目惊心,充分展示了腐败行为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的巨大危害。
此外,廉政教育还能够创新思政课的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让学生在互动中探讨廉政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加强廉政教育在高校思政课中的效果,学校可以邀请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人员、廉政研究专家走进课堂,为学生举办专题讲座和报告。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为学生带来更深入、更权威的廉政解读。
同时,组织学生参观廉政教育基地、观看廉政主题的影视作品等,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感受廉政文化的熏陶。还可以鼓励学生开展廉政主题的社会调研和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加深对廉政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廉政教育进高校思政课,能够帮助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坚守廉洁底线。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能秉持公正、公平、廉洁的原则,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高校学生来说,养成廉政意识是他们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具备廉政意识的学生更容易获得用人单位的信任和青睐。而且,在工作中保持廉政,能够建立良好的职业声誉,为个人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加强廉政教育进高校思政课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它不仅能够丰富思政课的内涵,提高教学质量,更能够为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廉洁意识的新一代人才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相信廉政之花将在高校校园绽放得更加绚烂,为社会的清正廉洁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