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水远山 (二十三)
——“文革”红卫兵徒步长征那点事
文/魏少华 诵/梦锁清秋
二十三,像章
火车气笛长鸣,象一声叹息;车轮隆隆滚动,恰似跳动的心情~我们终于要回家了!
我们四人的队伍,只剩下三人上了火车,张德礼去了他亲戚家,就与我们分手了。
从长沙到重庆,绿皮车箱内挤满了浮躁的人群,浑浊的空气四处弥漫,车厢连结处和过道上都是或坐或站的红卫兵人群、就连坐位底下的窄小空间,也有人钻进去睡觉;有人甚至将厕所反锁了,当成“避难所”;如厕者,要经常去找列车员或乘警来请出厕所里的“占领者”。
这趟长途专列恰象是未老先衰的病号,喘息着行一程停一停,总是晚点,停停走走赶到重庆,延迟了一天多。
当时重庆有数处红卫兵免费住宿接待站,由设在山城宽银幕电影院的接待总站按返程方向指派到各点上住宿,并凭接待站开据的字条免费乘船或乘车返程。
晚上八点过, 踏上重庆的土地,就听说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重庆,在接待站可以为每位外地红卫兵凭介绍信,免费发放一枚毛主席像章。这一惊天好消息,像给我们打了一剂强心针,人人兴奋异常。一下火车就以极快的速度赶往接待总站。
但总站告之,要到具体接待住宿点才能凭外地红卫兵介绍信发放一枚毛主席像章。但前两天像章早已发完,后面能否再发放,不清楚,我们头上尤如泼了一盆凉水,心里怪不是滋味。见我们如此失落,又听说我们是步行二千多里路去到过韶山,接待站的一位孃孃受到感柒,安慰我们说,你们不妨去南岸区最边远的一个接待站碰碰运气,那里因路远又要爬坡上坎去的人少,说不定还剩有少数像章,但没有绝对把握。
戴班长与我们商量说: 我主张去碰碰运气,既然二千多里路都走过来了,再走几十里路也无所谓。如果不去一趟,一丁点希望也没有啰!我与刘东贵完全赞回。戴班长请那位好心的孃孃给我们开出去南岸的住宿字条,又详细讲明了去的路线。她一再提醒,不要错过晚上十一点去南岸的末班渡船。
我们从两路口几乎是跑步赶到的朝天门渡口,乘上了末班过江船到了南岸,在船上又问明了那些爬坡上坎、转街穿巷的路径,走上岸又遇到一位大叔与我们同了一段路,指明了我们去的接待站方向。
这是一所中学,静悄悄的接待站显得格外冷清,原来,值班室的挂钟已指向半夜零点过了。办理了入住手续,工作人员告之要明早八点发毛主席像章的老师才上班,据他说,像章早已发完了,我们的心顿时凉了半截。
心里有牵挂,很早起了床,一层薄雾笼罩校园,远处什么也看不清楚。
好不容易等到上班,等到发放像章的老师来到办公室,他像是知道我们的意图,看也不看等在门口的我们就甩出一句话,像章早就发完了。我捧着介绍信的双手,不自觉地瑟瑟发抖,一丝凉意从头顶真灌透凉到了脚心。
他仅瞄了一眼我手上的介绍信,眼角闪出一丝光亮,你们去过韶山?他有些惊讶地询问。戴班长上前一步说,我们是徒步二千多里路走到韶山的。我手里摊开的介绍信上有一枚毛主席故居图像的红色印章,十分醒目,这是入故居参观的特殊纪念印章。
那位老师立马变得客气起来,把我们让进办公室,拉开一个抽屉,从一只盒子里取出两枚毛主席像章,又从自己上衣左胸取下一枚佩戴的像章,对我们说,像章(当初的像章直径仅1.5厘米)早己发完,这两枚是学校老师的,有两位老师未领,连同我这枚,你们先领去,等下批来了再补发给老师。这种毛主席像章是最新款式,叫“光焰无际”,像章外沿没有边圈,从毛主席头像闪现出的万道金光,如象太阳光一样无边无际地照亮祖国山河、照亮天地宇宙。
这位善解人意的老师的一番解释,使我们心潮澎湃,对这枚像章爱不释手。
我们又向这位老师敬了一个少先队队礼,表示了谢意!(待续)
(原创首发)
作者简介:魏少华,铁路退休职工,喜欢旅游和看书,好运动和涂鸦,也喜欢写几句顺口溜自娱。
主编简介:尹相秋 (网名梦锁清秋)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中国联墨双修副总编;《清秋文轩》总编;《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今日头条》认证编辑。2020年中国互联网首届朗读大赛获得优秀奖。2022年10月荣获国际中文朗诵《金梅花奖》三等奖,有百余篇散文发表在网络平台。朗诵作品三千余首;配音秀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