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拜读了孟国泰先生的《大众教育学》之“三标大课堂”。在众多节选内容中,《三个标志》中的“说做最大化,学生成为主角;充满精气神,学习成为快乐;比学赶帮超,高分成为结果。”让我感触最深。
三标课堂,是一种“身在,心在,灵在”的课堂。给学生最大的发展空间,让学生主动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样的课堂,是多么的轻松愉悦啊!
自从“三标课堂”教学模式实施以来,课堂上发生了很大变化。
第一,学生的座位发生了改变。
传统的课堂,学生面向黑板,聆听老师讲授。“三标课堂”强调从学生的个体出发,通过生生互动、互帮、互学、互助,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二,精心设置三维目标,课堂层层推进。
所谓“三标”包括设置目标、达成目标、反馈目标。每节课先出示本节课堂目标,通过示标,使学生明白本节课要干什么,重点掌握哪些内容,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课堂上,为了达成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先学后教,当堂检测,当堂完成。在学习的过程中,个体不会对子帮,对子不会小组帮,小组不会全班帮,全班不会老师帮。这样的课堂解放了老师,同时也体现课堂高效性。整节课,学生通过对一个个学习任务的完成,从中既体会到获取知识的快乐,又收获了合作、分享。
第三,增进小组成员之间的凝聚力。
三标课堂,个体、对子、组员之间是一个整体。课堂上会的同学为不会的同学讲题,一方面体现自我价值,另一方面也增进学生之间的凝聚力。
第四,课堂上人人都动起来,人人都有收获。
在传统的课堂上,老师讲得口干舌燥,但每节课仍有一部分同学收获不大。实施“三标课堂”后,人人都动起来,先通过自学,完成最基础的内容。有难度的地方,通过生教生,最终有所收获。一个组内若有人懒惰不动,组员组长相互督促,这样的课堂将人人都有收获。
“三标课堂”让我的教学思路更清晰,目标更明确,我将立足于工作实际,以学生为本,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与学生们共同进步。
作者:榭佳珂(实达中学大先生)
责编:唐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