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思想家及实践家孟国泰先生在“从个体出发新教育”体系中,提出了教育的“新五乐”,即:体乐、情乐、智乐、创乐、和乐。对于“创乐”,他是这样表述的:个性鲜活、勤于实践、有所创造、不断创新、人格独立。现就“创乐”内容,创作小品文系列(四)——用有限的条件创出无限的可能。
至今为止,人类发现的元素是118种,发现的物质是3000多万种。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也就是说,118种元素,组成了3000多万种物质。有限的118种元素,却创新出了无限的物质和一个无限的世界。所以,物质是可以创造创新的,世界是可以创造创新的,是可以“无中生有”,还可以“有中生新”的。同样,人生的事业和财富,也是可以创造创新的,也是可以“无中生有”“有中生新”的,可以用有限的条件,去创造创新无限的可能。
那么如何去创造创新、去“无中生有”“有中生新”呢?汉字“初”很有意思,其字形为“衣”字再加“刀”字,指做“衣“服,是从用”刀”剪裁开始的,也就是说,要做成衣服,就得先打破布料的完整。
由此看来,事物的新生,都是从“破”开始的。婴儿要出生,得破了胎衣才是;小鸡要孵出,得破了蛋壳才是;花朵要绽放,得破了花苞才是;种子要发芽,得破了外壳才是。而芽苞要长出地面,先得破了泥土,这才破土而出;地面要建新楼,先得开挖墙脚,这叫破土动工;太阳被乌云遮蔽,若要重见天日,先得破了乌云,这叫破云见日。
不破不立,先破后立,这正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只有破除旧我,才能催生新我;只有破除旧事物,才能产生新事物;只有破除旧传统,才能建立新规则。
事物的创造创新,除“破”之外,还有衍变和衍生,即从一个事物中,衍变、衍生出更多的事物 。
有一位厨师对我说,他能用一块豆腐做出几十道不同口味的菜来。同是用一块豆腐,有的人只能做出一两道菜,而有的人却能做出几十道菜。人有潜力,物也有潜力。一种物品,不要只看到它现有的潜力和价值,更要看到它未开发的潜力和价值。而物的潜力,要靠人的潜力去开发。很多时候,我们手上不是缺少物品,而是缺少“物尽其用”的能力。
上帝给了每个人一个苹果,而牛顿却用一个苹果创造了万有引力定律。世界缺少的,不是成功的元素,而是你运用有限的元素,去创造成功的能力和水平。
谁能想到呢?这个世界,这个万千世界,这个万千世界的3000多万种物质,竟是区区的118种元素创造的啊!
原来,世界的丰富多彩,世界的气象万千,都是创造创新出来的。孟国泰先生说:创造是无中生有,创新是有中生新;创造是从零到一,创新是从一到无止。创造创新,创出的不只是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还有人们丰富多彩的快乐生活和幸福人生。

黄小平简介
江西新余人,被网络和报刊称为“中国小品文大王”,创作小品文万余篇。已出版文集12部,发表、转载文章8000多篇次,作品被100多种文选文集选录,不少作品选录中小学语文课外读本和中小学语文试卷阅读分析及作文素材。多篇作品选录全国语文教材。为《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报刊签约作家。
责编:铁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