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大地║春品古韵】3090 荷芰绿参差,新秋水满池 版主║作者║阿春(辽宁)主播║倾倾

【诗与大地║春品古韵】
荷芰绿参差,新秋水满池
—— 赏析《池上早秋》
版主║作者║阿春(辽宁)
主播║倾倾

立秋,是秋季的开始,从这天起,天地间的阳气渐收,阴气渐长,而万物的生命也陆续会趋向凋败的状态。所以,人们才会有悲秋之感。纵然有悲伤,也不失其美。
今天我们分享一首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作,这首诗富有很美的意境与韵味,堪称吟秋之精典。

池上早秋
唐. 白居易
荷芰绿参差,新秋水满池。
早凉生北槛,残阳下东篱。
露饱蝉声懒,风干柳意衰。
过潘二十岁,何必更愁悲。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我国唐代著名诗人。
白居易的诗,语言朴素自然,通俗易懂,他诗作的内容非常耐品。《池上早秋》是白居易55岁时所写,当时他在苏州任刺史,面对秋日风景,写下了这首情景交融的佳作。
“荷芰绿参差,新秋水满池”,首联从景语下笔,将题目鲜明地点了出来: 碧绿的芰荷参差错落,在初秋时节,池塘中涨满了水。诗人借形象唯美的荷芰,临摹出了画面感,为画面涂抹上了清新的色彩。在诗人的笔下,我们隐约看到了画面的动感: 风吹芰荷之动,风漾池水之动。
“早凉生北槛,残阳下东篱”,早秋的凉意漫过北面的水槛;夕阳从东篱边缓缓落下。颔联秋气更加鲜明。
“早凉”与“夕阳”,分别从感觉与视觉两个角度彰显了“秋”,画面清凉略带几分感伤。秋的到来与夕阳的坠落,象征着诗人年事已高、身体渐衰的现实,所以颔联有几分伤感之味。
“露饱蝉声懒,风干柳意衰”,在饮饱露水之后,树上的蝉声听上去有些慵懒;秋风吹过的时候,那些柳条也表现出几分衰败。
“懒”“衰”是颈联中的关键字眼,是最能传达诗人心境的两个字眼。就画面感看,颈联将听觉与视觉充分结合起来。蝉因为喝饱了露水而叫得慵懒;柳因为被西风吹拂而变得萧条。这样的画面体现悲凉感十分强烈,有效地触动了读者的心弦,让人目之所及皆是秋。
“过潘二十岁,何必更愁悲”,潘岳过了二十岁,就有了白发,我又何必为此而悲秋呢?
潘岳,西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多才却郁郁不得志,年仅二十岁便生白发。在此诗人借潘岳的遭遇来影射自己在仕途上的不如意。
通过平静的语气、对比的方式、自我安慰的口吻,尾联将全诗的情感推至高潮,让一种无声无形却连绵不绝的悲伤,深深感染了读者。
2024.8.8

【作者简介】
董莹,网名阿春,大学本科毕业。68年毕业于辽宁省实验中学,下乡。回城后进工厂,做团书记工作,后从事教育工作,至退休。
热爱生活,爱好文学,喜欢写作。

【主播简介】
倾倾,辽西蒙古贞人,多才多艺,喜欢戏曲,酷爱朗诵艺术。愿意用声音走进诗文的内核,与心交流,触摸人间冷暖。

声明:插图 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总编联系方式15841806399文字 版权属原作者。
音频来自主播。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栏目:
【诗与大地·蒙古贞部落】
【阜蒙诗词·现代诗】
【诗与大地·名家有约】
【诗与大地·拓展】
【诗与大地 塞北散文】
【诗与大地 新荷流韵】
【诗与大地·绝句小说】
【诗与大地·读诗心得】
【诗与大地·诗情画意】
投稿请微信搜索关注“诗与大地”。
总裁总编辑:
微信:荆枫wu2630582695
副总裁音频总监:
微信:箫雅jia745405216
投稿请附200字以内作者简介,照片一幅。有声作品MP3格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