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辋川有感
韦杜居城南,
诗佛隐辋川。
儿童牧歌往,
浣女采莲还。
甥陪妻伴出蓝田,
隧道溪谷云雾间。
一路青峰看不断,
轻车不觉入商山。
同孝存、岁利游商洛学院
明月出东山,
晚霞红满天。
四人前后走,
台上赏清莲。
游棣花古镇荷花塘
翠叶碧玉裁,
红花浴水开。
随风倩影动,
似是迎余来。
棣花驿
漫漫商山道,
棣花驿内开。
乐天夕息处,
余亦伴人来。
参观贾平凹旧居
朱门遥对岭斜开,
丹水商山出鬼才。
平凹摇头摆尾去,
游人无数慕名来。
贾平凹老宅斜门楼
咏四皓
汤汤丹水,幽幽商山。
非官非隐,志在长安。
惜不得时,皓首苍髯。
随侍汉裔,功成身还。
谁以解机,唯有乐天。
今日在张孝存和肖岁利的引导下,观赏了商山四皓墓,对于其人其事,有了更深切的理解。吾意四皓隐在京畿通往东南之要道的商山侧,其意必不在隐,不过等待时机而已。只是秦未世乱,后汉高祖又不遵儒,四人无用武之地,迁延岁时以致皓首而已。吕后卑词以请,四人觉能伸己志,遂出山。但四皓终非官场中人,故终退以还。古人对于四皓写过不少诗。窃以外最准确的是白居易的《答四皓庙》。
咏四皓
青青冢草柏森森,
中有逃秦安汉人。
进退熙攘武关路,
去留聚散商山云。
江湖不改仁人志,
堂庙犹怀隐士心。
可笑世间名利客,
机关算尽不如君。
咏四皓
何世无高士,
没沦山野中。
若非留侯计,
焉得成其名?
咏四皓
汉高混一成其功,
四皓穴居商岭中。
吕后若非留侯计,
未央笑杀孙叔通。
《史记》为叔孙通专门列传,而四皓无传,不为无故。历代赞美四皓者,多为失意文人,悲乎!
游莲湖公园
莲湖遥对金凤山,
城墙遗迹尚昭然。
多情白鹅喜迎我,
携妻伴友入此园。
大云寺对联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向高处立在平处坐从宽处行。
今番赴商洛,最大收获是古之商洛并非今商州区(古谓之上洛),而位于丹风县内。商镇商山皆属丹风。商秧治邑,实则位于商南。读万卷书不若行万里路也。
今日返蓝
2022年暑期赴商,首尾四天,对商洛的人文典故和历史沿革有了直接的了解。友张友存和肖岁利亲作向导,多方f款待,其情殷殷,令人感动。作诗一首以赠之。
昔饮同川水,
老来相益亲。
千里隔阻远,
却似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