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华诞看今朝文学作品征文083
不负往昔 笑对今朝
曹雪雁
“大棒子”闯关东
奶奶告诉我,从山东到黑龙江找我爸时,仅一只陪嫁旧皮箱,几件随身衣物外,还有爷爷执意让带上的一个装着黄土的大棒子酒瓶。
酒瓶记载着爷爷当校长时的风光,黄土是怕到了陌生的北大荒水土不服。
我记忆中那个大绿棒子酒瓶很稀奇。爷爷说这瓶子装过三斤半白酒。每月我抱着它去粮店买豆油,一手攥着细脖一手托着厚底,别人家的孩子拿的是短粗胖的油瓶,很费劲地端着肩走,我像抱着小娃娃一样姿势,来回路上,总有人问这瓶子是哪里买的?我仰头告诉人家:是我奶奶从关里家带来的,东北没有卖,左右邻居多半是支边青年的孩子,有人会追问一句:我爷爷奶奶,也是关里的,怎么没有呢?每每听到这样的问话,我的脖子会挺得很直。大声地说:因为我爷爷在关里家是校长,是学生送的!还有孩子会傻问:送瓶子干啥?自觉很聪明的孩子会抢答:送校长空瓶子,不可能?里面肯定是装的酱油啊,醋啊,豆油啊。我不争辩,因为奶奶说过这个大棒子里面最初装的是白酒,瓶口的塞子很独特,可惜折腾没了。送酒的学生,拿到高小文凭,家庭成分好,干上好工作,报答爷爷当年给他免学杂费。据说这大棒子酒厂很远,叫什么“?河”。我东北故乡叫横道河,自然记住一个熟悉的河字,是不是带河的地方都有酒呢?横道河有果酒,也有啤酒。
闯关东的大棒子,一直装豆油,一直每人每月2-3两,都是小半瓶,一直是我打油路上骄傲的长脖油瓶。
记不清从哪年起,白色塑料桶替代了大棒子装豆油。无数次卖废品,大棒子躺在奶奶旧皮箱内没有卖。
今春去商河今朝酒业参加征文颁奖活动,酒博馆内看到了儿时眼熟的大棒子,心猛然一颤,不由得涌上一股热流,断定东北我家那只大棒子酒瓶,是商河的,在大棒子面前默立良久,反光的瓶肚上,分明看到了爷爷奶奶向我微笑。
“今朝”红围巾
“东方红,看今朝”颁奖典礼,在今朝酒业阳光厅举行,获奖者名签按照等次从讲台前往后依次粘贴椅背。我是末等奖,座次离窗户很近,位置自由,不必正襟危坐,随心转几下僵硬的老腰,无意回头间,看见祖孙两代人拥抱一团,坐在窗边机动座位上蹭着额头亲昵,绣着“今朝”字样的围巾,此时缠绕着祖孙两人脖子,红了祖孙二人的脸,大头低下迎着外孙努力上仰的小头!祖孙相互夸奖:姥爷你真棒!大孙你也棒!姥爷辛苦了!大孙也辛苦和你妈大老远赶来!妈妈说中午我们仨吃大餐。好,姥爷获奖高兴请你俩吃大餐!男孩直起身站在姥爷腿上,面对门口的妈妈两只手比划着,一个手ok一个手yes。妈妈不停地点头微笑,打手势让他坐下。男孩重新坐在姥爷腿上,顺手又把红围巾另一头搭在自己脸上,轻轻摩挲着自己的小脸,姥爷看出外孙对红围巾的喜爱,小声说:乖,散会就送给你。祖孙俩一会儿扣上大拇指,一会儿又勾上小拇指,两个动作玩得乐此不疲。
颁奖会近尾声,男孩妈妈来到到祖孙身边,拎起两提今朝酒径直往大门外走,一提红色的,一提篮色的,随着脚步两侧微微摆动,配她的白风衣煞是好看,她边走边左右低头看着酒笑。姥爷抱着外孙紧跟其后,不住地扭过脸看外孙,外孙小手一直指着妈妈,似乎担心大门被人流堵住走散,望着三代人离去的背影,我感觉眼睛有些潮湿。
当晚梦见奶奶痴痴地看着我脖上今朝酒业赠送的红围巾,当即把围巾一头围在奶奶脖子上,奶奶摸着我的脸说:大孙女真出息,小时候写作文得革命日记本,这退休了写作文还能得白酒,你爷爷爱喝酒。奶奶爱这条红围巾,红得透亮,当年出嫁红盖头都没有这鲜活,这条围巾留着,我过大寿时戴。酒啊,不用送你爷爷,自己留着来人去且用,你爷爷当校长时,啥酒都喝过,兰陵,泰山,商河,年轻时常听他说。
梦醒时,我打定主意明年春节,回东北给爷爷奶奶上坟,带上今朝红色经典和今朝红围巾,看到这两样,爷爷奶奶准保笑出声。
一提今朝酒
端午节到邹平看望表叔,刚下公交车,他看着我手里拎着一提今朝酒。愣了愣神说:商河酒,你买的?你婶子不让我喝白酒,怕我耍酒疯。我有点骄傲地说:怕啥?今天有我陪您喝。没花钱,是征文奖品,两提呢?一提伴手礼红盒,一提奖品蓝盒,我把奖品送给您。表叔会意地笑说:你不单是让我喝酒,想让我夸你文笔好,我咧着嘴点头。
到表叔家,他把百年经典郑重地放在桌子中间说:先别说好不好喝,你看这设计,还带着金牌,挺晃眼。今中午咱爷俩打开一瓶尝尝。婶子连忙走过来,看着我半提醒地说:喝是喝,八十的人了,心里有点儿数。
表叔拆包装时,很小心,边拆边转悠着酒瓶子自言自语地欣赏:这蓝颜色看着就高级,瓶子嘴更高级,不舍得拧开。味道不知和原来的啥区别?我笑:您年轻时走南闯北常喝酒。表叔说:那得感谢你爷爷,也就是我姑父,那年他去关外投奔你爸,临走前,送我娘一瓶大棒子酒,我那年十来岁,第一次知道白酒的滋味,又苦又甜。那天我娘和姑父都不住地边抹眼泪边说“好酒”,一钱的小酒盅,他俩喝六个。下酒菜是一碟黑疙瘩丝,一叠花生米,你爷说酒是从前学生偷偷送的两瓶,怕坐火车不让带,自己喝了一瓶。表叔忽地阴下脸说:你知道吧?我爹解放前去了台湾,不让我上学,找工作没人要啊,哪有钱买酒?那大棒子剩下的酒,我娘喝了整三年。
不等表婶四个菜上全,表叔已喝干了一杯,继续说,去年进城住楼,那个大棒子没拿,还在老家的伙房里搁着,瓶子厚实,大人孩子不小心摔了多少回,都没碎,那些年,供销社酱油醋时常缺货,这大棒子可是出了力,赶上有货买上一大棒子吃一阵子。表叔很认真地说:我去过东北你家,见过你小时候瘦巴样,凭你体格根本拿不动那大棒子。
我不想争辩,不仅因为小时候有抱着大棒子打豆油的光荣经历,还因为在不久前商河酒博馆里,我已见到那个三斤半的大棒子。我想起奶奶说过,是从山东背到黑龙江的。我一直纳闷,个头一米五的奶奶,体重不足八十斤,咋不嫌沉呢?疑问推给表叔有了答案,他苦笑说:挨饿的时候,关里关外差不多,啥东西都稀缺,你奶奶是个会过日子的人,舍命不舍财,背着大棒子去东北,我不觉得奇怪。
我有点奇怪表叔,喝着今朝百年经典,嘴里有滋有味地叨念着几十年前“大棒子”的点滴故事。和表叔碰杯时,猛然顿悟,济南今朝酒业,从1945年的小作坊—公私合营—国营——民营,起伏跌宕,人生如此,企业亦如此,风雨彩虹化茧成蝶!
两只大棒子藏着祖父的荣耀,两瓶蓝色百年经典含着我的骄傲,表叔在大棒子和百年经典中品着被亲情牵挂的岁月酒香。
祖辈有幸,父辈有情,吾辈有缘,不负往昔,笑对今朝。
作者简介:曹雪雁,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济南周三读书会会员,擅长叙事散文,零星作品见报。曾先后参与四册儿童丛书编辑作序及点评。与女儿合著散文集《一把钥匙两把锁》。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