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那一年翻越当金山走进戈壁
文/杨林
戈壁珍稀动植物是生存在荒漠中的生灵,是鲜为人知的生命。 柴达木盆地的戈壁干涸,黄沙漫天。
然而,在荒芜的地表下,在恶烈的环境里,或是你不易察觉的阴影处,繁荣着另一个世界,多种戈壁动物在此繁衍生息。
在柴达木盆地和新疆交接出的戈壁,动物多种多样,有野骆驼、野驴、野马、羚羊等大型哺乳动物,齿类动物包括旱獭与囊鼠,也有一些蛇、昆虫等小型爬虫类动物。
在戈壁中,无论对动物还是植物而言,水资源的匮乏无疑都是最大的威胁。而且比起植物,戈壁动物还有额外的生存危机,那就是极端的气温。为了生存,在戈壁残酷的环境里,各种戈壁动物练出了种种的谋生绝技。
我们在野外长时间的拍摄观察。绝大部分的戈壁鸟类只在黎明或日落后的几个小时活动,其他时候则躲在凉爽的、有阴影的地点。不仅是鸟类,大多数戈壁动物,尤其是哺乳动物和爬虫动物,只在拂晓和黄昏时分才出来活动。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很少能与蛇类遭遇。也有些戈壁动物喜欢在气温凉爽的夜晚活动,蝙蝠、狐狸、臭鼬都在夜间出动,白天则躲在阴凉的巢穴或地洞里睡觉,另外一些体型较小的戈壁动物干脆躲在地下去,它们在土壤或砂层下打造洞穴,逃过白天炎热的地面高温。聪明的啮齿动物甚至还会将洞口塞住,隔绝炎热而干燥的空气。
说到戈壁里的动物,我们不得不提到的柴达木双峰驼。在没有现代交通工具的年代,穿越沙漠戈壁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那时候,人们只能骑着骆驼横穿沙漠戈壁,骆驼“貌不惊人”,它能再沙漠戈壁生存完全得益于两大原因。一是它特殊的身体构造,骆驼的驼峰里贮存着脂肪,这些脂肪在骆驼得不到事物的时候,能够分解成骆驼身体所需要的养分,供骆驼生存需要。另外,骆驼的胃里还有许多瓶子形状的小泡泡,那是骆驼贮存水的地方,这些“瓶子”里的水使骆驼即使几天不喝水,也不会有生命危险。二是他们有良好的防风沙“装备”,骆驼的耳朵里有毛,鼻翼还能自由关闭。这些都能阻挡风沙进入;骆驼有双重眼睑和浓密的长捷,可防止风沙进入眼睛。另外骆驼的脚掌使骆驼在沙地上行走自如,不会陷入沙里。
翻越当金山往西是新疆,在新疆东北部的戈壁荒漠,普氏野马是最不容易见到的有蹄类动物。整个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他们的数量大约在三十头上下。相对于一般家马,他们的体型要小不少,腿也要短一些,有一身棕黄色的毛。他们比大熊猫更为稀有,现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并先后建立了两个饲养繁殖基地,即新疆吉木萨尔野马饲养繁殖中心和甘肃武威野生动物繁殖中心。 在整个卡拉麦里有蹄类自然保护区,鹅喉羚一直是这片荒漠戈壁的主人。
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说,鹅喉羚的数量可达4000多头。鹅喉羚已经完全适应了戈壁滩严酷的生存环境,他们依靠生长在戈壁荒漠的红柳、梭梭草、骆驼刺和及少量的水存活下来并繁衍后代。在这样的生存条件下,群居虽然是最佳的生存方式,鹅喉羚通常会以10~15头的小种群出现。由于生性胆小再加上偷猎者的捕杀,在他们娇小的身体上充满着惊恐和警觉如果不设掩体,想要近距离观察这些体态优雅的生灵几乎是不可能的,它们总是与你保持着它们所认为的安全距离。通常情况下,你就只能用装着长焦距镜头的相机在离它们几百米远的地方拍摄,随着自然保护区的成立和打击盗猎活动力度的加大,鹅喉羚的近况正在好转。
在可可西里,阿尔金山野生动物保护区内,藏野驴是戈壁上数量较多的有蹄类动物。与藏羚羊的高度警觉不同,它们相对容易接近,这并不意味着能轻易地观察它们。想要在茫茫戈壁摊上扛着笨重的长焦镜头追逐这些强壮而善于的家伙无疑是徒劳而荒唐的。藏野驴发达的腿部肌肉会让它们在短短的几秒钟就消失在你的取景器里。
当你满头大汗地再次靠近它们时,几乎所有的藏野驴都会扭过头齐刷刷地看着你。当你吃力地举起镜头,它们又会撒腿飞奔,你能拍到的只能是漫天的尘土或者一堆野驴粪。 藏野驴也喜欢群居,这样的方式能确保它们在觅食或休息时,总有同伴担任警戒。在开阔的戈壁荒漠上,这是非常重要的,任何的疏忽大意都会让它们致命。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和戈壁周边地区的过渡使用,减少了植被并增加土壤的侵蚀,导致戈壁沙漠地区的全面扩展,牺牲了边缘半干旱草原。80年代,一些地方为了商业目的,大量植物被肆意采挖毁坏,大量动物遭到捕杀,导致了戈壁珍惜动物濒临灭绝。而戈壁原始状态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再恢复。
查阅相关资料显示,现在新疆的东北部戈壁建立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保护区,这里是包括鹅喉羚、蒙古野驴、普氏野驴、盘羊在内的有蹄类动物的庇护所。在新疆、青海、西藏交界的戈壁地区建立了阿尔金山野生动物保护区,重点保护野牦牛、藏野驴等。
如果戈壁的这些动物能够得到很好的保护,也就最终保护了我们人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