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欣夫,字甫之,号鱼公。斋号盛庄、梦斋、惕庐、子鱼堂。1949
年 1月(戊子除夕)生于浙江桐乡(崇德)盛家木桥。书坛名宿邹梦禅弟子,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当代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宁波财经学院(原大红鹰学院)教授,宁波大学客座教授,海曙区政协第二、第三、第四届专家型特聘委员,中国渔业协会渔文化分会理事,鱼公书院院长。
70年孤事一是,只做笔墨一件事。近 30 年集中在行草与楚简源流中寻找灵感,摸索到书写源头在简牍,并予提练出“简草”。还探索出书法创作新法——“书写意图植入法”。研习践行南宋吴说的“游丝书”,颇有收获。绘事侧重在“墨鳞”上。书法曾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提名奖。鱼瓷作品与鱼类绘画双获农业部、中国渔业协会金奖,嘉兴市人民政府艺术教育成果奖,2019 年书画六件(组)入藏浙江省博物馆等。
主要著作有《鱼谱》等画谱 7种;《黄土黑土》等文化拾遗散文 4 种;《边画边说》等中英、中日双语 2 种;《书画释疑》等笔墨三部曲以及书画研究文集共 40余种。其中《对联书写手册》列入国家新闻出版署《2023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
格言:顺其自然 必有自我
文/许岩
什么都可忘记,唯有乡愁永在。
乡愁是一条命脉,伴随着人生之路。
盛欣夫先生不忘初心,古稀之年他又回头环顾。用自己的方式把乡 愁画成了“天花板”级的绮丽效果。
去年他在北京的“一意孤行”书画学术展,非常成功。我见证了整 个过程,可以说“一鸣惊人”!中国顶层的书画大伽们似乎同赞“震撼”, 甚至有人称其为当代徐渭、中国梵高。
天津美院院长贾广健说:盛欣夫的作品大气磅礴,令人震撼。确实 只有这样的一个伟大时代能够孕育这样的好作品。
清华美院林乐成教授 被采访时对记者说,盛欣夫的笔墨超出了物质层面的界定,他走向了自由, 他不仅是一位书法家、画家,更是一位具有古代文人气质、胸怀的当代 很特别的出色的艺术家。
三十多年来,我一直关注着欣夫书法的进步和发展。书法的好坏不 仅仅是个笔墨问题。还牵涉到笔墨的创新和整体布局、格局的创意。
欣夫先生的书法发展到今天,延续到他的笔下,呈现了迥异流俗的 自家草体。透过字形与笔法的显在表现,我们欣赏到一种夭矫不群的“奇 古”意气,落落大方,纵横捭阖 , 实为举国难得一见的创造。眼前一亮 是必然的,更是豁然开朗后的尽情享受和愉悦。
盛欣夫的草书,我以前赞叹的是飘逸自在,现在可加上凝重肆意, 即独标奇绝与浑朴古迈融合的气象。
我清楚,欣夫书法之所以个性的特别和独到,一方面来之于古老的 秦简、楚简,又大一圈地融汇了书法出现后古代诸多大师名家的精髓。 当代书法大家王蘧常的笔墨特点也收入囊中。譬如王老提出的“五项原 则”。我突然醒悟,欣夫先生所做的,他的执念和行动,有过之而无不及。 从期初的飘逸到今日的凝重,一统盖之。再加上特别亲民的流畅和简约 诸特点。还有,在创作作品时,他还加入了自己研究实践多年的“意图植入法”,使作品体现了更为贴近笔墨线条发展又符合文字、诗词意境 的样貌。
“意图植入法”的提出。几乎改变了千多年来习书者的写字习 惯,颠覆了书法布局和格局的变化,上扬了书法艺术性某种极致和至上 的审美境界。这一切,成于自然,因他有良好的天赋,加上其深研古法, 善取众长。用时放松,以致忘我,成功必然矣。
好哉!笔墨线条。妙哉!“意图植入法”。欣夫先生的书画,它是 中国的东方的,必将屹立在世界博大的艺术之林中,焕发出它独有美丽 光彩和东方魅力!
时间可以证明。
写于2024 年 5 月 2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