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走进雅丹魔鬼城
作者 李永合
雅丹”是维吾尔语“雅尔丹”的变音,意为险峻陡峭的沙丘,地理学上是干旱地区风蚀地域的统称,意味着那样的境地总是人迹罕至。接近它,并不是人人都有机会,那需要跋涉、需要勇气。
敦煌雅丹地貌是举世罕见的地质奇观,景区总面积达400多平方万平方公里,距敦煌市160公里、玉门关遗址西北80公里。雅丹因其奇特诡怪诞的地貌,道路无法辨认,地势低洼、罗盘无法正常使用。加之每当夜晚来临,风一吹过,城内鬼声森森,怪鸣不止,令人心惊胆战,毛骨惊然。因此,这个整体酷似一座中世纪古城的地方,被当地人形象地叫做“魔鬼城”。
走进雅丹魔鬼城,仿佛在古老的城市中散步,仿佛在多维的迷宫中穿行。登上一高处,苍茫尽收眼底。在这片黑戈壁上,水蚀、风蚀形成的各类栩栩如生的土丘可谓不计其数,特别是由于受比较固定水和风向的不断侵蚀,一座座雅丹地貌整整齐齐地纵列成行。从面与行间空地自然地形成了整齐划一的街道,街道两边高楼城堡林立,整个城内有广场,有教堂,甚至有许多浮想联翩的自然雕塑,其形象生动,惟妙惟肖,令人惊叹不已。城内宛如一个神奇迷人的艺术世界,许多世界著名建筑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它的缩影,如北京的天坛、西藏的布达拉官、阿拉伯的清真寺、埃及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古罗马废墟遗址、饱经沧桑的烽火台、草原上的蒙古包、秀奇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北方长城以及南国石林等应有尽有。置身其间,宛如进入一个宏大世界建筑艺术博物馆,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憨态可掬的熊猫、顽皮的山猴、出海的金龟、戏水的鸭子、展翅欲飞的孔雀、跋涉的骆驼、仰天长吼的雄狮、放荡不羁的野马、巡海的舰队、神秘的天外来客、执著戍边的将士、高傲的雅丹公主以及蘑菇、灵芝、鸡冠花……不仅让人赏心悦目浮想联翩,更使人不得不由衷地感叹造化之神奇,自然之秀美。所有大千世界的景象都可在这里寻找到它们的影子。
走进雅丹魔鬼城,放眼满目雄浑壮阔的景象,一座座沙土丘陵聚荒原,峰回路转。面对这些风烛的沙土丘,能体会行走在天地间的感觉,打量着千百年伫立不变的自然景观,记忆着魔鬼城的几十万年周而复始的风声,时光的步履是那么真实清晰的落在苍苍茫茫的戈壁之上,如不身临其境没有人能知道这其中的奥秘、有的只能是对大自然鬼斧神工万象奇观的赞叹,有的只能是对大自然神奇力量的匪夷所思、有的只能是对古人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对雄奇壮丽的大漠风光描述的无限感慨。
据导游介绍,敦煌地区原来是一个巨大的断陷盆地,大约7万年以前,这里气候湿润雨多,水量丰富,形成东至安西、西至罗布泊,湖中沉积了大约200米深的粘砾土。到了大约30万年以前,气候转为炎热干燥,湖泊面积大幅度缩小,湖泊中心沉积了多层石盐砾士层。随后湖泊渐渐消失,气候干旱,原先入湖的疏勒河受南部山区的震荡隆开,随之向北改道,古罗布泊从此断流干涸,从而使原湖泊中的沉积物逐渐裸露地表,具有水平层里、波状层理和柱状节理的沉积物。在季节性水流和长期强大定向风力的作用下,松软的沙土被卷走,地表被侵蚀成颇有规则的沟壑,而坚强土石的则成为高矮不等的土岗。强风又像刀刻斧凿般将土岗雕成一个个似物似人、似禽似兽的造型,日积月累演化成现在地貌景观。
雅丹地貌风景不仅是一个独具特色探险观光的旅游景点,而且还是一个重要的科学探索园地,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甘肃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
天快黑了,风又大了,寒风吹起的沙粒打得人脸上隐隐作痛,我们离开了魔鬼城,但那神奇雅丹地貌上的一个个“雕塑”却依然静默着。在这无垠的大沙漠中,它们因静默而显得深沉,因深沉而让人觉得神秘。正是它的神秘,让人崇拜而向往不已。
魔鬼城不是城。因为人无法巧夺天工到这种极致。难怪,继张艺谋《英雄》之后,电影《天脉传奇》、《海市蜃楼》,40集大型古装荒诞电视连续剧《齐天大圣孙悟空》等影视作品也在这里拍摄。
作者简介;李永合 河南南阳人。坚持业余创作,先后在军内外报刊电台发表各类文章500余篇,约50万字。著有散文集《心贴青藏线》、报告文学集《军魂》。多部作品被选入《中国当代散文精选》。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杭州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家前线》签约作家、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