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
酒如万花筒
酒的发明不知源于何时何地,是何人的功劳。但若说是古代中国人的杰作,应是一件比四大发明更伟大的事件,说不定,四大发明的发明者,就是在美酒的激发下,才有了伟大的灵感。同样可可以肯定,没有酒,便不会有辉煌的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酒的发明,实在是上天对人类的一种馈赠,一种普渡众生的造福。祭祀、祝福、庆功、团聚、离别、升学、婚宴等等,没有酒巴就少了情趣,多了遗憾。不难想象,这个世界没有酒,会是一个怎样死气沉沉的世界。
不必说曹孟德“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酒之赞歌,也不必说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帝王权术,李清照“三杯两盏淡酒,怎敌晚来风急”的忧郁之情,更有酒仙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千古绝唱,诗圣杜甫“朱门酒巴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忧民之叹,把个酒字弄得天上人间,古今中外第一佳品,真是美哉、奇哉、快哉!
人人都以为,酒巴能乱性。其实不然,乱人性的,乃是人类本身,非酒之过。世界上第一道有史可考的禁酒令,是公元前2200年左右,是中国第一胩朝代夏朝的开国君主大禹所下的。当时有人送美酒给他,他酩酊醉后,对大臣们说:“酒太好了,因此,后世一定有人为之而国破家亡”!遂下令禁酒,但酒是谁都无法禁绝的,于是大禹的话在他以后几千年里不断应验。但谁都清楚,使帝王亡国的,不是美酒,而是帝王自己。酒是无罪的,酒是普天下最受欢迎的东西之一财贸论是谁亵渎了酒,最终都亵渎了自己。
容忍他人像容忍自己一样
很奇怪,我们对自己过错的审视,往往不如看待别人所犯的过错那么严重。正如德国神学家肯比斯所言:“我们很少用同样的天平去衡量邻居。”
我想这大概是因为我们对导致过错的背景了解得很清楚,以至于我们对于别人的过错不能原谅,对于自己的过错就比较容易原谅,从而使我们单把注意力集中于人家的过错上。即使我们有时不得不正视自己的过错,也总觉得它们是可以宽恕的。这是因为,无论我们自己是好是坏,我们只能容忍自己。可是轮到批评他人时,就完全不同了。我们会用另一种眼光去评论他们,往往使旁人体无完肤,一点也不留情面。
举一个小小的例子,假使我们发现别人说谎,我们得谴责是何等严酷。可是,我们有哪一个人能说自己没说过一次谎?也许还不止一百次呢!
人性中掺杂着伟大与渺小、善与恶、崇高与卑微,我们彼此都差不多。也许有些人性格较强,机会较多,因此可以更自由地表现天性,但在骨子里,人性是相似的。就以我个人来说,我绝不比大多数人更好或更坏,假使我要把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举动,以及脑海中的每一意念都记录下来,世人一定会惊讶我是堕落败坏的魔鬼了。明白以上道理,会使我们容忍他人如同容忍自己一样。
作者简介
李永合,1986年11月入伍,河南南阳人,部队团职干部自主择业。多年来坚持业余创作,先后在军内外报刊、电台发表各类文章500余篇,约50万字。著有散文集《心贴青藏线》,10多篇作品被选入《中国当代散文精选》。被全国多家报刊电台聘请为特约撰稿人。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杭州作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