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尹,史上第一位帝王之师,他创作的《伊训》 是中国政治制度史上第一部体制内反腐文告,其中的“三风十愆”被记录在《尚书商书》中,具有重要的政治学价值,对于今天的反腐倡廉具有很强的现实警示和借鉴意义。伊尹被后世奉祀为“商元圣”。
一种声音
文/姬静
这里,曾经是黄河奔腾咆哮的地方
带走时间的泥沙
岁月沉积
留下民生足迹
这里,曾经是商王以桐为镜的地方
展开历史的笔录
时光流转
刻下为民政绩
这里,曾有一个人站立
他为社稷发声,为苍生谋命
他规劝帝王,辅佐商政
一种声音
亘古至今
穿越时空
声声回荡在每一位为官之人的心钟里
巫风淫风乱风
远离,远离,远离......
歌舞货色
弃之,弃之,弃之......
每一声在警醒自己
官乃民之所望
朗朗如青天
每一声在警醒后世
政乃朝之大纲
目目无罅漏
治大国如烹小鲜
无一处不是初心奔赴

赤子之心
文/王泽坤
一位先哲说过:
比地大的是海洋,
比海洋大的是天空,
比天空大的是人的胸襟。
支撑胸怀的是人心,
是拳拳的赤子之心。
睁开历史那回首的望眼,
俯瞰一下我们的脚下
这块土地吧。
为了这块土地的绿荫,
千百年来,
这里跳动过多少颗赤子之心。
他们曾光射时空、辉耀华夏大地,
他们的博大和无私,
数千百年感召着辈辈后人。
公元前1600年,
一位名挚的庖厨家养奴隶,
身背一口饭锅和一付案板,
作为有莘氏的陪嫁男仆,
入商伺候汤君。
但他身贱心贵,
从烹调菜锅中,
悟出“治大国如烹小鲜“的妙论,
以拳拳的赤子之心,
助汤王,戮力伐夏。
开创出延续数百年的商汤伟业,
成就一代仁慈爱民的贤君。
他凭赤子之心,
续立丙、中壬、太甲继汤伟任,
他凭赤子之心,
放逐太甲,于“桐宫”面陵思过,
甘冒天下之大不韪,
丝毫不改忠耿的赤子之心。
迎太甲返君位,
他又作洋洋数千言《太甲训》,
却只字不为自己,
三年饱受非议之词辩解半分。

念奴娇.《伊训一一三风十愆》视频观感
文/刘颂军
时空穿越,看千秋文告,令人惊叹。伊训倡廉加反腐,痛刺商王肝胆。自省桐宫,三年大悟,换了新生面。治国之道,难得贤相明鉴。
今古堪称一绝,承前启后,风害须防范。幸喜中枢鸣号角。拉朽摧枯开战。打虎拍蝇,高压态势,正气神州滿。似闻钟吕,此声惟愿常伴。

文 | 天阔 刘颂军
視频选自中共曹县纪委监委廉风篇
编辑 | 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