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
读《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七绝)
——品读毛泽东诗词感悟之十三
文/傅少森
青松挺立洞岩边,暮彩霞光满宇千。
回首登攀崎险处,抬眉笑看艳阳天。
附原作《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简要解读
仙人洞,在庐山佛手岩下,牯岭之西,传为唐朝仙人吕洞宾所居,故名。李进即江青。
本诗写于1961年9月9日。1961年8月下旬至9月下旬,中共中央在庐山举行工作会议,讨论工业、财贸、教育、科技等问题,以便深入贯彻“调整、巩固、充分、提高”的八字方针,使国民经济走出困境。
时处三年困难时期,一方面有国际反华势力封锁及施加压力,另一方面因前一时期失误,作者此时心态较为复杂。作诗之日,是作者引以为豪的秋收起义34周年纪念日。作者此时心中虽有忧愤苍凉成份,但更多的是表达了坚韧自信与不畏压力的奋争精神。
本诗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寓理于景。作者根据照片的内容和生活实际情况,首先塑造“劲松”和“仙人洞”两个主要形象。然后塑造“暮色”、“乱云”、“险峰”等次要形象,从而构成了庐山仙人洞“无限风光”的艺术境界。
作品形象生动,气势宏伟,字里行间蕴含着深刻哲理。告诫人们无论是干事业还是做学问,应不懈追求,在受到挫折、身处逆境时,要充满必胜信心,努力争取最后胜利。
(2024.8.3.)
作者简介:傅少森,安徽合肥人,长期从事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研究生学历,学士学位,高级职称,著述数部,业绩与诗词联文等作品多有获奖及入编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