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满华夏》序
文:紫罗兰
外卖诗人“王计兵”凭借他的一首送外卖的诗火了,大有燎原之势。
没火之前呢?他没有投过稿,也没找推送自己的平台。只是凭着那份热爱,每天工作之余写呀写。把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人和事,用诗歌的形式写下来,读给自己的工友听。有人把这种方式叫自嗨。也有人把一群没有名气的基层文学爱好者聚在一起相互欣赏,也叫自嗨。
这让我想起“思归”。
有人把思归叫“死贵”。我们偃师大白话,归、贵、鬼谐音。“死鬼”的意思就是做事与众不同、另类、犟驴。
不过,说起来他也真够“死贵”的了。你一个人写诗、喜欢诗歌妥了,还带动一大帮人写,偃师的也就算了,还有河南的,甚至燎原整个中国,蔓延到国外。还整了几个平台,把底层草根们的文学作品推出来。平台也就算了,他还出书,自己出了几本诗集还不够,还把草根文学爱好者的作品,变成铅字永久的保留下来。让全国好大一群人,“不务正业”,工作之余,写呀写。
他也真是“死贵”,一个人嗨还不够,还带一大群人一起嗨,偏偏还有庞大的一群人愿意跟着他嗨......
其实,自嗨没什么不好。就像歌曲。唱歌也不是歌唱家们的专利。“破喉咙烂嗓子的老百姓”兴尽所致也会大声的嗨两声,嗨着,嗨着,说不定就嗨出了歌唱家的水平。所以不论是唱歌,还是文学,都是从自嗨开始的。
不过,思归现在这规模,已经不是自嗨了,而是群嗨。这嗨声一浪高过一浪。大有排山倒海的气势。不知不觉中,整体的文学素养在这嗨声中拔高、拔高、再拔高。
有些人的眼睛是往上撩的,他们认为思归的文学期刊是民刊,大有轻蔑之意。
我想告诉那些眼睛往上翻的人,生存就是王道,存在既是合理。大批公有纸媒停刊倒闭,《思归客》却一支独秀,走过了十几个春秋,傲然挺立。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呢?!
话说回来了,思归的文学期刊,既然是民刊,难免有瑕疵,有不足之处。不过,这对于一手方向盘,一手总编兼校对的思归来说,已经很不错了,不是他那股死贵劲,换个人试试?估计早撂挑子了。
最后想嘱咐思归几句话。既然要办下去,理应有所突破,更上一层楼。我们这一群和你一起嗨的人祝福着,也期待着。
最后,好久不嗨的我,也酣畅淋漓地嗨几声......
是什么架起一座彩虹,贯穿南北西东?
是什么像跳动的小精灵,变着魔法,让你深陷其中?
是什么让你把喜怒哀乐蕴含于内,欲罢不能?
是什么做的彩链,舞动着一个中国风?
是文字啊,中华上下五千年的魂灵!
谁让文字在岁月里轻吟浅唱?
谁让文字在苦难前,气势如虹?
谁用文字在生活里弹奏着一曲又一曲的泉水叮咚?
又是谁用文字编织着一帘幽梦?
是我们啊!一群节衣缩食的苍生!
文字啊,你这座四四方方的城
囚住了我的前世连带着今生
不管外面的世界抛出怎样的诱惑,
我情愿在你的围城里,固步自封!
个人简介:紫罗兰,本名胡志玲,河南洛阳人。任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副会长,偃师作协首阳山分会副会长,爱好文学,笔耕不辍。曾多篇(首)作品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