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八十年代初期的湘西农村,虽然距离现在已四十多年,但仍为当地人所津津乐道。
话说龚家村座落在湘西北的大山里,村子很小而且闭塞,二三十户人家,守着一百多亩水田度日。
时间到了八十年代初,龚家村顺应社会变革落实了包田到户政策,这粮食的产量蹬蹬蹬就上来了。一时间村里家家户户仓里有粮,栏里有猪,虽说离小康富裕还很远,但总算是过了温饱关。
家住村西的龚老汉此时也是喜上眉梢,看着年关将近,家里寂寞了好些年的猪圈里,两头吃足了粮食的本地土猪肥得滴油,嗷嗷待宰。
龚老汉人逢喜事精神爽,大手一挥,决定两头肥猪,卖一头,另一头请田家村的田屠夫来杀了过年。
冬日渐深。那年代没有气侯变暖的说法,冬天一到便冷得不像话。
田屠夫四十出头,身板粗壮,一看就是出力之人,区区一头猪不在话下,放血,褪毛,开膛,出肉一气呵成。
主人家自然是要留饭的。田屠户也不客气,欣然入席,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他记不清多少年没宰猪,也没吃过杀猪饭了,今天算是他再入江湖了,一定要喝个痛快。
不知不觉钩月西斜,桌上菜冷酒残,田屠夫见状起身告辞,尽管他已是醉意醺醺,但当地风俗是屠夫不宿主家,加上回去也就二三里路,一两支烟的功夫也就到家了。
田屠夫接过龚老汉递过来的家什,唱了个诺便上了路。此时已是下半夜光景,月亮西沉,山路朦胧蜿蜒。
田屠户乘着酒兴,一路摇摇晃晃,紧走慢行,很快前面出现一个长满枞树的小山岗,过了小山岗,转一个弯就到家了。
进了枞树林子,田屠夫忽感内急,便丢下家什,急里慌张找到一棵树下解决问题。
正惬意间,忽然头顶风声大作,树枝乱摇,隐隐有声。
田屠夫杀生之人,自是胆大,也不疑有它,提上裤子又换了个地方,继续未完之事。
不料这次不仅风声更大,树枝也是摇得猎猎作响。田屠夫有些吃不住了,正抬头看究竟是什么东西作妖时,却被一阵疾洒过来的泥块击中头部,疼得他大叫起来,此时酒也醒了。
田屠夫老于世故,知道今晚上是遇到脏东西了,倒也不惧,屁股也不擦了,提上裤子就去找装家什的竹筐。(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