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宁作为“中国特色竹乡”,自古有竹。古代音律大师伶伦就是在这里取竹为管,取了长短不同的12根竹筒,创制了“古音十二律”,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音乐遗产。
文化探秘之旅,今天我们一同踏上一场奇妙的音乐之旅,走进“伶伦制管”的故事。这不仅是一个古老的传说,更是一场古今音乐交织的盛宴。
伶伦制管
《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阮隃之阴,取竹于嶰溪之谷,以生空窍厚钧者,断两节间,其长三寸九分,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吹曰舍少。次制十二筒,以之阮隃之下,听凤皇之鸣,以别十二律。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以比黄钟之宫适合,黄钟之宫皆可以生之,故曰,黄钟之宫,律吕之本。”
在古代,伶伦奉黄帝之命,踏上了寻找最美声音的旅程。
伶伦长途跋涉,有一天来到嶰溪谷,看着有人在一节竹子上钻了一个孔,用手捂住另一端在这头吹能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于是就住下来潜心研究,他先后在竹子上钻了大小不等的几个孔,然后分别轮换着捂住几个孔,留下一个孔,在竹子的开口处慢慢吹,开始不会出声,后来在当地老人的示范下竟然吹出了各种美妙动听的笛声。
伶伦高兴极了,他一连在嶰溪谷里做了好多大大小小的竹笛带回皇官,让乐师们一人一笛进行演奏。
这美妙的乐曲让黄帝听得如痴如醉,龙颜大悦。突有一天,笛声竟引来两只凤凰落在庭前,引颈长鸣,久久不忍离去。黄帝为了表彰伶伦制管之功,叫他专门负责乐器制造、乐曲创作和官廷演奏。

据《汉书·律历志》和《风俗通》等史书记载,伶伦曾奉命前往大夏以西、昆仑之阴的嶰溪谷,采集竹子制作律管。他选择了内腔和腔壁生长匀称的竹管,制作了十二律,模拟了凤凰的鸣叫声。这十二律后来成为了中国音乐的基础。

如果古代有演唱会、音乐节,那么伶伦绝对是音乐界的“竹”林高手,引领千年前的“摇滚”传奇。试想一下,如果有幸穿越到伶伦的演唱会,在竹林中,伶伦舞台上一袭飘逸的白衣,手持一只翠绿的竹笛,伴随着他轻轻吹起笛子,一曲悠扬的旋律在竹林中回响,如听仙乐耳暂明!

伶伦的十二律不仅影响了整个古代的音乐发展,还让现代人感受到了原始音乐的无穷魅力。如今,中国的乐器虽然有很多种,但都没有竹管特有的悠扬、清脆和婉转。竹管才是最纯粹、最原始的音乐之声!

来源:洛书小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