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传播信仰之光,担当红色使命!
赞“信仰之光——刑场上的婚礼”舞台剧全体编导及演职人员
文/广州好人红色宣讲工作室高级顾问 池朝兴
图/李杰摄影工作室
2024年8月5日
2024年8月3日,在广州图书馆1号报告厅,一场由八路军研究会大湾区代表处广州好人红色宣讲工作室编导的红色舞台剧《信仰之光——刑场上的婚礼》成功展演。此次演出不仅得到了广州图书馆、广东省社会政策研究会和广州起义烈士陵园等机构的支持,更有一众重量级嘉宾和“广州好人”荣誉称号获得者的出席,场面宏大,影响深远。
该剧以广州起义烈士周文雍和陈铁军的英勇事迹为蓝本,通过精心编排的剧情,生动展现了两位英雄在革命事业中的坚定信仰和无畏牺牲。主演们深情并茂的表演,使得观众们仿佛穿越回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亲身感受到了周文雍和陈铁军为新中国付出的巨大牺牲。
剧本编写由广州起义烈士陵园负责,专家评审会严格把关,确保了剧情的真实性和感染力。导演麦智妍和编剧团队巧妙地采用插叙的方式,通过一位小学老师和一群小学生的互动,引导观众深入剧情,感受红色精神的传承。
舞台剧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观众们无不被剧情所感动。演员们也纷纷表示,能够参与这部剧的演出,是他们此生最大的荣幸。他们通过自己的表演,传承了红色精神,也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树立了榜样。
广州好人红色宣讲工作室积极参与剧本编创和排练组织,用实际行动响应国家号召,传承红色基因,学习英烈精神。工作室总负责人陈丽萍女士表示,她从孩子们身上看到了祖国未来的希望,对传承红色精神充满了信心。
这场舞台剧《信仰之光——刑场上的婚礼》不仅是一次艺术的呈现,更是一次深刻的历史教育。它通过生动的故事和鲜活的角色,让青少年观众以及其他观众近距离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
剧中主人公周文雍和陈铁军面对敌人屠刀时的坚贞不屈,展现了共产党员坚定的信仰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风貌,这对于今天的观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具有重要的启迪和教育意义。
在舞台剧的编排和表演上,编导团队和演职人员表现出了极高的专业水准。展演伊始,主持人林微微一出场,便带给观众们庄严而神圣之感,大家不禁对这部红色舞台情景剧的故事情节充满了期待和景仰。舞台剧不仅忠实于历史,更在艺术表现上进行了创新,使得整部剧既有教育的深度,又不失戏剧的魅力。从小学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到主角们在刑场上的最后演出,每一幕都充满了情感的力量,让人动容。
此外,该剧的成功还体现在它所传递的社会价值上。它鼓励人们尤其是青少年,要怀揣信仰,坚定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为保家卫国贡献自己的力量。这种价值观念的传播,对于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国家文化自信,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广州好人红色宣讲工作室及其团队通过这样的红色舞台剧,不仅提升了“红色繁星耀岭南,红声嘹亮颂中华”红色文化品牌的影响力,也为全社会树立了传承红色基因的典范。他们的努力和成就,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的高度赞扬和尊敬。
最后,这场舞台剧的成功也证明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当继续挖掘和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通过多种形式的文化创作和表现,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不懈奋斗。
总的来说,《信仰之光——刑场上的婚礼》是一部传播信仰之光,担当红色使命的优秀作品。它不仅让观众们深入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更激发了人们对红色精神的传承和发扬。让我们为这部舞台剧的成功演出,为全体编导和演职人员的辛勤付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作者简介:
池朝兴,广东省社会政策研究会红色文化委员会副主任 ,广东省社会政策研究会“专家库”专家,广东省高考研究会中高考励志演讲指导专业委员会顾问,广州好人红色宣讲工作室高级顾问,都市头条岭南作家平台主编,千岛日报《中华文化》编委,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退休干部(正局)、关工委副主任,广东五星志愿者;第七届演说中国——全国青少年演讲与朗诵艺术展示活动广东省总展演“关爱之星”;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学会、中国微信作家协会、中国诗歌网、广东省作家协会、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广州市荔湾区作协、广州市海珠区作协会员;华夏精短文学学会会员、签约作家,等。
作品走进社区、学校、歌坛、书法、央视、国际的作家诗人;多篇作品发表或获奖于国内外书报刊杂志或网络;出版诗集《金色的希望》《金色的阳光》《金色的大地》等。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行,弘扬人间真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