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国泰先生在“从个体出发新教育”体系中,提出了教育的“新五乐”,即:体乐、情乐、智乐、创乐、和乐。对于“创乐”,他是这样表述的:个性鲜活、勤于实践、有所创造、不断创新、人格独立。现就“创乐”内容,创作小品文系列(二)——带着思索去说、去看、去做。
2024年7月下旬,著名少儿文学作家辛勤老师(自称:老蜜蜂)带领一群小记者、一群“小蜜蜂”,从云贵高原出发,“飞”到安徽“皖”美“酿蜜”,诠释了生命的精彩。“皖”美,即安徽的美,引领“小蜜蜂”们通过发现、感受和思索,一点点领会她的善意、美意与诗意。
他们首先来到蔚来汽车城,辛勤老师让“小蜜蜂”们自己动手,按图纸制作遥控智能小汽车。一班班长温国仆最先组装完成,试跑成功。见温国仆同学满脸开心的样子,辛勤老师问了他两个问题:1、组装这辆小车,一共用了多少零件?他回答,大概五六十个;2、你成功了,有什么想法?他回答:很高兴。说完,他没有再说什么,就是“很高兴”三个字。这个问题他之所以只回答简简单单的三个字,是由于没有思索的结果,是没有经过脑子思索就匆匆说出来了。
在辛勤老师看来,做完一件事,有观察,有体验,还不行,还要有思索,让思维延伸一点、拓展一点、提升一点,就会有新鲜话可说。
一个人不带着思索去看事物,看到的,永远只是事物本身,也就不会由此看到新的东西,由此产生新的联想、新的认知和新的发现。老子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看事物也是这样,只要你深入思索,就能从“一”中看到“二”,看到“三”,看到万事万物,看到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记得我曾在一本科普书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天体运行,都在做着圆周运动,比如月亮围着地球转,地球围着太阳转。如果你看到这句话而不加思考,你从这句话中看到的,顶多只是一些大大小小旋转的圆圈,而若你打开思维,思索起来,就能从一个个旋转的圆圈中看到一个个崭新的世界。以下便是我从这句话所作的思考,并从思考中看到了一个个过去我不曾看到的世界:
天体做圆周运动,说明天体运行的轨迹、行进的路径,是曲线,并非直线,而当天体作直线运动时,那是天体的陨落,是毁灭,比如那些划过长空的流星。地上的路,人生的路,通常也是弯路,并非直路,谁想走捷径取直路,那必定是欲速则不达。
天体做圆周运动,说明天体从原点出发,最终还得回到原点。就像世间万物,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回到原点,没有什么可以永世长存;就像人体生命,从无生命状态,到孕育出生,再从生到死,进入无生命状态,回到原点,没有谁长生不老。
天体做圆周运动,说明天体在离原点最远的时候,也是距原点最近,就如两个相邻的人,相向而立,离得最近,相背而行,却离得最远,它们之间隔着地球一圈的距离。有时候,看似相距最近的人,却是“无缘对面不相识”,相距最远;而看似相距最远的人,却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距最近。
天体做圆周运动,说明天体在运行到最高点的时候,便开始向下落,在运行到最低点的时候,便开始向上升。这就是老子说的“道者反之动”,即事物到了极至、到了极点,便向相反方向运行和发展,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物极必反、乐极生悲、否极泰来。
天体运行,不是一会儿快、一会儿慢,快慢不一;也不是一会儿走、一会儿停,走走停停,而是做匀速运动。物理运动,相比较而言,做匀速运动,既省力,又节省能源,是能保持持久运行的一种运动。做一件事,持之以恒,持久用力,养成一种习惯,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是一种“匀速运动”,有利于成事。
天体运行,一圈重复着一圈,是一种轮回,转过去了,还会转回来。天体运行的轮回规律,使月亮的圆缺是轮回的,太阳的升落是轮回的,白昼和黑夜是轮回的,春、夏、秋、冬是轮回的。同样,人生的得失、悲喜、荣辱、成败等也是轮回的,就拿得与失来说,一个人不可能尽得,也不可能尽失,是有得有失,有失有得。
天体运行,是小的天体被大的天体所吸引,围绕大的天体运行,而不是大的天体被小的天体所吸引,围绕小的天体运行。世间的人,也是如此,一个人的吸引力因自己的强大和优秀而来,而不是因别人的施舍和同情而来,因为弱者总是被强者所吸引,他们为人行事,都以强者为中心,围着强者打转。
这便是我关于“天体运行”的思索。这就是思索的奇妙,思索所产生的奇迹,它让我见微知著、以小见大,从简单中看到丰盈,从浅显中看到深刻,从混沌中看到清晰。用思索看世界,你看到的也就不只是眼睛里的世界,它比你眼睛里的世界深邃得多、宽广得多、丰富得多。
关于思索,辛勤老师说:思索是找到一个落点(话把),让话锋延伸出去,扩展开来,升华起来,找到新的认识和体会。不只是说话,其他也是如此,比如本文我就受辛勤老师的启发,找到“天体做圆周运动”这个落点,由此延伸、扩展和升华,从而有了许多新的认知、感悟和见解。这是不是就是辛勤老师说的开天眼呢?他说,一个人只要能够睁开眼睛,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他的天眼就开了。
思想是人类所独有的,人不思索,与行尸走肉无异,正如孟国泰先生所说:行万里路而不思,恰似行走一僵尸。所以,当别人只用嘴去说,只用眼去看,只用手去做,我们却带着思索去说、去看、去做,那么,我们说出的,将是新话语;我们看到的,将是新视域;我们做到的,将是新天地。

黄小平简介
江西新余人,被网络和报刊称为“中国小品文大王”,创作小品文万余篇。已出版文集12部,发表、转载文章8000多篇次,作品被100多种文选文集选录,不少作品选录中小学语文课外读本和中小学语文试卷阅读分析及作文素材。多篇作品选录全国语文教材。为《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报刊签约作家。
责编:铁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