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情怀
《小说/道之》
杨怀忠,湖南人,对越自卫还击作战老兵,享年67岁,原居广西龙洲县北跃农场。
杨怀忠一九七七年入伍,一九七九年二月参加中越自卫还击作战,在战场上被排长杨华波救下他的生命,而排长杨华波当场牺牲。
杨华波是广西龙洲人,生前已结婚并育有一子叫杨尚,在杨华波牺牲半年后,其妻因病和痛失丈夫而离世,只留下幼子杨尚无人抚养。
在部队的杨怀忠知道情况后,要求退伍回乡,将杨尚收为养子,并在住地(北跃农场)找了农场职工伍娟结了婚,好便于照顾杨尚。
一年后杨怀忠和伍娟生下女儿杨湘桂,杨怀忠和伍娟夫妇仍视战友之子杨尚如己出,百般疼爱。
在杨湘桂不满4岁时,其母伍娟因病离世,杨怀忠选择了不再结婚而尽心抚养一双儿女。
时间到了一九九九年,已四十多岁的杨怀忠面对读书成绩一般的儿子杨尚关爱有加,对读书成绩较好的女儿杨湘桂反而关心不足,继而想方设法将儿子送到了大学课堂,使后来考上了好大学的女儿停学在家。
因儿子读大学花費大,继而将如花似玉的女儿远嫁河南一贫困家庭,将彩礼用于儿子读书和儿子成家的費用。
杨怀忠对战友儿子的付出,从未将实情告诉过女儿,这使女儿杨湘桂对父亲很是不满和气愤,认为父亲是重男轻女,二十几年从来未回过广西娘家,父亲也因身体不好没有去过河南女儿家。
二0二三年,杨怀忠在儿子杨尚病故后,自己又被珍断到了癌症晚期,生命只有几个月了,杨怀忠带上遗嘱和自己及儿子的遗产资料,远赴河南女儿处投亲,一辈子的心事和委屈要对女儿说,可一踏入女儿贫困的家,就被女儿赶了出来,女儿对父亲的积怨太深,父女的悲剧也来自于战争。
好在最终父亲向女儿讲清了疼爱儿子的原因,女儿也理解原谅了父亲。
而后父女相抱而泣,旁人也同情泪目。
杨怀忠以牺牲女儿的幸福为代价,兑现了对生死战友的承诺。女儿杨湘桂误会了父亲几十年,现不但觉得父亲一生伟大,还觉得父亲是一个多灾多难的苦命人,更觉得社会存在有战争创伤的后遗症。
但愿人间少些悲剧,天下再无硝烟!
(根据一资料改编、甲辰年初秋于宁乡)
【作者简介】
阳国文系我市老粮仓镇人。
1976年12月服役于原广州军区五十五军一六四师,
后转广西边防三师。
1979年2月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荣立二等战功。
1985年12月在广西龙州县科甲地区对越拔点作战中荣立三等战功。
1988年转业回地方公安战线后,前后分别记大功两次,立三等功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