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兼程探娘亲
郑世兴
1994年春节刚过,正月初六,天蒙蒙亮,母亲安详地走了。她老人家离开我们已整整30个年头,怀念母亲,历历往事涌上心头。最难忘的还是46年前风雨夜百里兼程骑车探望母亲的情景。
1978年6月,正值麦收季节,那时母亲在章丘老家。刚刚经历了丧女之痛的她,到生产队麦场上,与她的老姊妹们边刻着玉米种子边聊天,当提到我妹妹时,她含泪突然昏厥过去。人们急忙喊来正在帮助麦收的县医院大夫,经查竟是脑出血引起中风。那时我在博山一家医院工作。下午下班后正在门口散步,突然,有人喊:“郑大夫您的电报”。当看到“母病重速归”五个字时,我的手颤抖了。怎么办?已经没有通章丘的车了。一位同事说:“别犹豫了,骑我的自行车走吧”。于是,我急匆匆骑车直奔淄川,想先告诉我爱人一声再回章丘。进门一看两个孩子正在做作业,“妈妈下乡搞计划生育还没回来”。我嘱咐他们几句,便直奔章丘而去。

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走出不足十里路,忽然间倾盆大雨从天而降,天已经黑了下来,前不靠村后不靠店,闪电雷鸣,风雨交加,寸步难行。那时的公路还是沙土路,有一段还是坑坑洼洼的土路,烂泥塞满了车轮,推也推不动。我只得抠掉烂泥,扛起这几十斤重的“大金鹿”蹒跚前行。雨小了,走走歇歇,好不容易到了王村。走进火车站候车室,拧干了衣服,稍事休息。短时间内又没有火车。只剩40里路了,骑上车走吧。
经过八九个小时的跋涉,终于到家了。看到床上的母亲,左半身已经全然不能动弹,口眼歪斜的厉害。姐姐坐在床边服侍着老人。母亲看到我,眼泪从她那已经噙不住泪水的眼睛全流了下来。当天,我安排好母亲的治疗事宜,又骑车返回单位,请好假,带了些药品,随即乘车返回家中。经过一段时间的输液、服中药、针灸、治疗,病情稳定下来,我才回医院上班。

当我再次回家探望母亲时,她竟能扶杖而行。原来我走后,她执意下床锻炼,逢人就说“我不想拖累孩子们”。再后来,我便接老人来与我们同住。在我接她来的那天,她坐在生活了一辈子的老屋里,久久不愿离开,在院中,她凝视着窗前的石榴树,一遍遍抚摸着那棵百年老枣树,走出家门依然频频回头张望。也许她心里明白此番离家今生再也回不来了。娘去世后我把她送回了老家,将骨灰埋在了她终年劳作的麦田里。从70多岁患病,到90岁离开我们而去,期间虽未间断治疗,她却从未去住过一天院。她的左侧手臂肌肉明显萎缩,竟然能自己包水饺、擀面条。
我9岁那年失去父亲,母亲把我们姊妹五人拉扯成人,虽历经沧桑,却从来没有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诉过一句冤。母亲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就是"坚强"二字。

作者简介:郑世兴,济南市章丘区人,现居淄博市淄川区。副主任医师(退休)。正业从医,业余爱好读书、写作。常有散文、随笔等见诸各级报端。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