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不畏打压举重赛男61公斤发彬卫冕
一一冯志清看巴黎奥运会之廿五
北京时间8月7日,巴黎奥运会已进入到了后半赛程,中国队的传统优势项目——举重姗姗来迟,终于拉开了战幕。在率先登场的男子61公斤级决赛中,上届东京奥运会以“金鸡独立”夺冠、卫冕冠军中国选手李发彬发挥稳健,将这枚巴黎奥运会举重首枚金牌牢牢攥在了手里。这枚金牌不仅为中国举重队的“大包大揽”开了一个好头。也使中国“巴黎奥运军团”金牌升为23枚!
北京时间8月7日深夜23时,通过央视TTCV5巴黎奥运会举重馆,现场8K直播现年31岁、来自中国福建的选手李发彬,宝刀不老,在61公斤级决赛中成功卫冕,打开了举重队的金牌账户。看似稳健、轻松。但其背后的两则故事,绝不容忘怀!
首先,姗姗来迟的巴黎奥运会举重项目遭遇缩减,中国队再难复刻昔日成绩。众所周知,举重历来是中国队的传统优势项目之一。然而本届巴黎奥运会上,中国队的这一优势项目再遭缩减。不仅举重项目总金牌数从14枚下降到了10枚,同时,每个国家或地区最多只能有男子3人、女子3人参加举重比赛,每个级别最多只能有一人参赛。因此,中国队的一些优势级别被“砍”,且只能派出6名选手参赛。要知道上一届东京奥运会上,中国队最终派出8名队员,斩获7金1银。因此,即使本届巴黎奥运会上,中国队派出的6人全部获得各自项目的金牌,也无法复刻上几届奥运赛事上中国队的辉煌战绩。笔者志清认为个中原因不用猜测,关键看中国奥运健儿如何应对,力争最好。
其次,中国“巴黎奥运军团”排乒布阵,安排现年31岁老将李发彬在“巳遭缩减”的巴黎奥运举重项目上打头阵、开新帐,看重的是上届东京奥运举重比赛中,上演技惊天下的“金鸡独立”、骇然夺魁男子61公斤举重金牌的李发彬,依旧宝刀不老,成绩稳键!志清认为,出生于1993年的李发彬,已经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老将。征战过上一届东京奥运会的他,也是本届赛事中中国队的主力夺金点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在3年前的奥运赛场上,李发彬凭借“金鸡独立”的姿势,一鸣惊人引发网络热议。当时比赛正处于挺举阶段,李发彬把开把重量降到166公斤,他举起杠铃后重心不稳,摇摇欲坠地做出了单脚站立的姿势,让四平八稳的举重台上出现了特殊的“金鸡独立”。要知道,右腿悬空站立意味着李发彬的左腿需要承受将近450斤的重量!这一动作让当时天下网友们惊掉了下巴。赛后李发彬自己的解释,却让他更显得“凡尔赛”,“会出现单脚站立的情况,是因为我重心偏了,但是我核心能力比较强,硬是给掰回来了。”这么一个“错误示范”之后,李发彬也因此被网友们记住。也正因为李发彬在2021年的东京奥运会上凭借“金鸡独立”这一逆天一举,拿下了举重男子61公斤级金牌,打破挺举和总成绩奥运纪录。加上进入巴黎奥运周期之后,李发彬更加“一发不可收拾”。2022年哥伦比亚世锦赛上,他以175公斤刷新了挺举世界纪录,2023年亚洲举重锦标赛拿下抓举、挺举、总成绩3枚金牌,在今年4月的泰国举重世界杯上,他又以146公斤打破抓举世界纪录——成为近十年来该级别总成绩的世界纪录保持者。果然,昨晚23时,31岁的老将李发彬不负重望,勇猛如初,为中国巴黎奥运举重队拔得男子61公斤举重金牌头筹!也为中国“巴黎奥运军团”赢得第23枚金牌!为此特赋《忆江南》
强项赛,
减项又珊迟。独立金鸡哥出阵,
男抓惊挺拔山时。
头奖发彬持。
一一2024年8月8日凌晨时事诗评
🌹🌹忆江南-中国花样游泳队夺首枚奥运金牌。
一一冯志清看巴黎奥运会之廿六
北京时间8月8日凌晨,中国花样游泳队延续了此前的火热状态,在集体技术自选、集体自由自选、集体技巧自选三项比赛过后,由冯雨、常昊、王赐月、张雅怡、王柳懿、王芊懿、肖雁宁、向玢璇出战的中国队,在巴黎奥运会花样游泳集体技巧自选比赛中获得283.6934分,最终以总分996.1389分夺得集体项目冠军,夺得队史第一枚奥运金牌,也为中国代表团摘得本届奥运会第24枚金牌!
北京时间8月8日凌晨(巴黎时间8月7日晚上),央视TTCV5现场8K直播显示,在激昂的《生命之光》的音乐伴奏下,中国花样游泳队以一套高难度和极富感染力的动作完成了对生命饱含深情的礼赞,这是当今世界花样游泳运动的巅峰之作,是中国这个东方大国在艺术与体育的完美结合上的独特奉献。中国花样游泳队的这套动作征服了裁判、也征服了对手,更让全体观众为之着迷、为之赞叹。自1988年首次参加奥运会花样游泳项目以来,历经36年的奋斗和等待,中国花样游泳队终于以最为华丽和惊艳的方式,在奥运赛场上加冕。
回顾花样游泳项目在1984年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的时候,中国才刚刚开展这一运动。等到1988年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的花样游泳比赛时,单人项目的成绩在世界二十名开外,双人项目成绩则排在第11位。之后的十几年,中国花样游泳队的大赛成绩缓慢提升,每提升一个名次都极不容易。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花游队获得集体项目第六名,这对于队伍来说已经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因为从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花游队为了能把集体项目第七名提升到第六名,拼搏了整整八年。
2004年雅典奥运会之后,中国花游队聘请了世界级的花游教练、日本著名教练井村雅代,帮助中国队突破瓶颈,在技术上实现了飞跃。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中国花游队终于取得了在奥运成绩上的历史性突破,收获了第一枚奥运奖牌。此后,为了再进一步,从站上奥运领奖台到站上奥运最高领奖台,中国花游队在中方教练团队的带领下,又奋斗了16年。到2020东京奥运会时,中国花游队夺得集体、双人两枚银牌,且与夺得双冠的俄罗斯队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距离捅破最后一层窗户纸,只差一步。今年2月举行的多哈游泳世锦赛时,中国花游队夺得7金1银1铜的历史最佳成绩,独霸世界。全队对在巴黎奥运会上实现多年的夙愿已经是信心倍增。
今天北京时间8月8日凌晨,毫无睡意的笔者志清在央视TTCV5屏前,看完中国花游队的八名姑娘完美演绎水中芭蕾、东方之美后,从全场沸腾氛围看,确信再也没有人可以怀疑这枚花游集体项目金牌非中国队莫属!历经36年的坚守、努力、付出,几代中国花游人的心路历程,中国花游终于在巴黎迎来了最动人的绽放时刻。此时此刻全世界观众,不分男女老少都被中国女子花冰队绝技与艳丽所倾倒、执服!中国女子花泳队这枚首块金牌,乃众望所归!为此特赋《忆江南》为评为纪。
清池水,
芭蕾夺花魁。古韵东方红似火,
惊翔柔舞艳和随。
倾倒众娥眉。
一一2024年8月8日凌晨时事诗评
🌹🌹🌹忆江南-侯志慧绝境逆转女子49公举重夺魁
一一冯志清看巴黎奥运会之廿七
北京时间8月8日凌晨,巴黎奥运会举重比赛在南巴黎竞技场继续进行。继李发彬在男子61公斤级卫冕成功之后,侯志慧又在女子49公斤级以大逆转的方式实现卫冕!这也是中国“巴黎奥运军团”在本届奥运会获得的第25枚金牌。
今晨中国举重队在巴黎奥运会举重比赛开始以来的两个项目全部摘金。侯志慧是该级别抓举世界纪录保持者,她本场比赛的抓举开把重量要了89公斤,排在所有选手第一位。不过侯志慧开局慢热,首次试举并未成功;调整状态后,她轻松举起89公斤。第三次试举,侯志慧要了93公斤,可惜未能成功。
欧锦赛冠军、罗马尼亚选手坎贝伊在抓举比赛表现突出,先后举起89公斤、91公斤、93公斤,三次试举成功后,她抓举排名第一,领先侯志慧4公斤。紧随侯志慧身后的是东京奥运会这个项目的银牌获得者、印度选手赛科姆,她和泰国选手坎保的抓举成绩都是88公斤。
不仅落后坎贝伊4公斤,后面还有两路追兵紧追不舍,给了侯志慧不小的压力。侯志慧把压力转化成动力,在挺举比赛完成大逆转。侯志慧开把110公斤试举成功后,第二次试举先要了115公斤,但坎贝伊的第二次和第三次试举分别举起110公斤和112公斤。侯志慧总成绩落后坎贝伊6公斤,她必须举起117公斤,才能反超。
好在侯志慧和教练组及时做出调整,把第二次试举重量增加到117公斤,可惜她第二次试举没有成功。如果第三次试举再次失败,侯志慧就会无缘领奖台,她只能背水一战。
全场都在等待上届冠军的第三次试举,也是整场比赛的最后一举。侯志慧大吼一声走上举重台,随着杠铃稳稳举过头顶,她放下杠铃,双手握拳向全场呐喊。117公斤,侯志慧创造新的挺举奥运会纪录,并以总成绩206公斤成功卫冕。坎贝伊以205公斤获得银牌,坎保以200公斤获得铜牌。
赛后,侯志慧很感慨,她认为这是自己举重生涯里最刺激的一场比赛,也给大家带来了两次不同的奥运会体验——上届很稳,本届很刺激”。谈及自己今天完成“绝杀”的最后一举,侯志慧说:“心里一直有信念,告诉自己必须要举起来,成功之后心里的那口气彻底释放了。”
侯志慧1997年出生于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11岁时被桂阳三中举重队举重教练李志平相中,从此开始了举重生涯。2021年7月,侯志慧参加东京奥运会女子49公斤级举重比赛,以210公斤的总成绩获得金牌。
笔者志清注意到,近日,侯志慧的启蒙教练李志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侯志慧是比赛型运动员,自我调节能力强,希望她能在比赛中达到最好的状态,超越自我。果然,知侯志慧者,启蒙教练也!今天凌晨侯志慧绝境能逆转卫冕金牌,并使中国“巴黎奥运军团”金牌达到25枚!证明了拼搏须有志,卫冕得有慧!为此特赋《忆江南》为评为纪。
拼志慧,
落后咬牙追。女子举重图卫冕,
逆风高喊壮声威。
终揽桂冠归。
一一2024年8月8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上海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顾问;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冰心文化传媒网顾问、《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2023年《古钧新吟》执行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