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无忧
木易
夏意犹未尽,
忽闻秋已来。
今天是2024.8.7.
今日立秋
风吹一片叶,
万物已惊秋。
追逐了一整个夏天的清凉,就快要来到。
暑意尚存,
立秋已至。
眼下,虽说名义上是立秋了,但此时暑气尤在,还有“秋老虎”的余威。真正入秋,还要等处暑过后。
夏蒸暑,
秋燥热。
立秋之后,中国绝大多数地区由夏季的多雨湿热向秋季的少雨干燥过渡,降水天数和降雨量相对减少。古人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让我们随立秋去追风,观露,听蝉。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立秋,指农作物开始了收获的季节,在中国,习惯将立秋作秋季开始。立秋时节,人们用“啃秋瓜”、“贴秋膘”、“晒秋”等风俗,来迎接秋天的到来。
立秋万物熟,
大地显华章。
古代文人墨客,用吟诗来盛赞这一节气。
最早可追溯至《诗经》,“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这是对秋季物候变化的感知。
《楚辞·九辩》中宋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感叹,首次将悲秋的情绪以文学语言表达于世。
汉代也同样有“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这样的诗意传承。这类诗中常传达出“天人合一”的思想。
到了唐宋时期,诗人对立秋时节,更是情有独钟。
《立秋》
兹晨戒流火,商飙biāo)部早已惊。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唐.刘言史)
《立秋》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南宋刘翰)
《立秋》
暑赦如闻降德音,一凉欢喜万人心。
虽然未便梧桐落,终是相将蟋蟀吟。(宋.方回)
在他们的笔下,立秋已经是很美好的时节。
立秋之美,
美不胜收。
清风破暑,云收夏色,梧叶惊秋,空山新雨,红藕香残,寒蝉凄切,夜凉露白,流萤明灭,幽窗月明,秋色清朗。好一个浪漫的立秋。
一叶应声落,
立秋翩然至。
一个转身,夏天已成为故事,一个回眸,秋天将迎来盛景。
时光清浅,四季轮回。
所有热烈繁盛,终将归于宁静,所有心愿祝福,都抵不过平安无忧。
立秋已至
秋福送你
愿你:
好事一整秋,
往事不言愁。
一夜新凉后,
人间好个秋。
2024.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