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
文/不忘初心(河北刘华亮)
炎夏过后,时光转瞬间便迈向了立秋。此刻,虽仍残留着夏日的余温,但秋的气息已悄然来临。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时令转换,更承载着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活的期待。
立秋时节,自然界的变化最为明显。夏日的繁花似锦逐渐让位于秋天的金黄与丰收。树叶开始由绿转黄,最终飘落归根;稻谷、玉米等庄稼也迎来了它们的成熟期,田野里一片金黄,洋溢着收获的喜悦。这种变化,不仅仅是色彩的更迭,更是生命轮回的见证。
立秋,也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在古代,立秋有着丰富的民俗活动。人们会在立秋这天举行祭祀活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此外,还有“贴秋膘”、“咬秋”等习俗,意在滋补身体、迎接秋天的到来。这些习俗,既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也寄托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然而,立秋并不仅仅意味着收获与喜悦。它同样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思考。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人们需要适应新的气候环境,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同时,秋天也是反思与总结的季节。回顾过去的大半年,我们有哪些收获?又有哪些不足?如何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做得更好?
立秋之际,我深感时间的流逝之快。仿佛昨天还在为夏日的炎热而烦恼,今天却已站在了秋天的门槛上。这让我不禁想起了那句古话:“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不等人,我们应该珍惜每一个当下,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
此外,立秋还让我思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是生命的摇篮,它给予我们无尽的资源与恩赐。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对自然的破坏也日益严重。立秋提醒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
立秋时节,是一个充满变化与思考的时刻。它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坚韧与美好,也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在这个季节里,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去拥抱生活、去追求梦想、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个人简介:
不忘初心,姓名:刘华亮,1966年2月出生,河北省沧州市海兴县人。作品散见于各大报刊,多家网络平台,刊发于《诗刊》、《中华诗词》、《新国风》、《诗选刊》,《散文选刊》、《散文诗》、《当代小说》、《精品小小说》、《小小说月刊》、香港《中国文学》、《新文学》、《当代作家》、《作家报》、《小小说大世界》、《当代作家》、《河北日报》、《荷花淀》、《燕赵诗词》等。美洲诗社编辑。现为中华诗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