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头条》总第469期。运河名城,山东临清,江山如此多娇,运河浪花真好。每篇文章阐明一个道理,每首诗歌突出一个主题,雅俗共赏,怡情益智,启迪人生。请大家分享。
【中华孝道故事】 戚继光牢记父训
韩积蕊编辑
戚景通刚毅好学,颇有军事才能,是一位久经沙场、屡立军功的老将,五十六岁时才得一子,取名继光。老将军晚年得子,对戚继光十分疼爱,但教子极严。
戚继光12岁时,有一天,练武回到家中,工匠们正在修理厅堂。一个工匠对他说:“你家世代做官,戚将军功名不小,照例该造一间十二扇雕花窗的大花厅,现在你父亲只修一间四扇窗的厅,未免太节省了。”
戚继光听后对父亲说:“工匠说父亲官职不小,为什么不修造一间雕花窗的大厅呢?” 父亲摇了摇头说:“你小小年纪就贪慕虚荣,仔细去想想,工匠的话对不对?”
戚继光自幼聪慧过人,一下子就明白了父亲话里的意思,回答说:“孩儿遵从父亲教诲,实在不该听工匠的话。”
一次,戚继光穿着一双做工精细,价格昂贵的鞋子,走到父亲书房,高兴地炫耀:“父亲,您看,这双鞋漂亮吗?”父亲一见,皱起眉头,严肃地说:“我上次为修大厅的事就对你说过,不要贪图享乐,你现在又犯了!一双鞋虽小,但如果你爱慕虚荣和享受之心不改,将来当了将军,不爱财、不贪污才怪呢!”
戚继光听了,红着脸忙把鞋脱掉说:“孩儿知错了,这双鞋我以后绝不再穿。”父亲又问他:“我一直跟你讲的宋朝岳飞说过的一句话是什么?“
“文官不贪财,武官不怕死,国家就兴旺。”
“对,你要终生牢记这句话!认真读书,苦练武艺,才能为国立功,干一番大事业!”
几年后,戚继光成为一名文武双全的青年军官。
一天,戚景通正埋头著一部兵书,有人劝他晚年多置买些田产好留给后代,他听后对戚继光说:“你知道我为什么给你取名维光吗?”
“要孩儿继承戚家军名,光耀门第。”
“继儿,我一生没有留给你多少产业,你不会怨我吧?”
戚继光指着厅堂上父亲写的一副对联,“授产何若授业,片长薄技免饥寒,遗金不如遗经,处世做人真学问。”他读了一遍后说,“父亲从小教我读书习武,还教我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这是给孩儿最宝贵的产业。孩儿从没想过贪图安逸富贵,我只想早些看到父亲将来像岳飞组建‘岳家军’一样,创立一支“戚家军’。”
戚景通听了心中十分宽慰,笑着对儿子说:“我这部兵书已经完成了,现在要传给你。这是我一生的心血,将来你用它报效国家吧。”
戚继光跪在地上,双手接过《戚氏兵法》说:“孩儿一定认真研读这部兵书,不管将来遇到什么艰难险阻,我都不会丢弃父亲的一生心血。"
戚景通在72岁时患重病去世。戚继光接到噩耗从驻防地赶回家奔丧。他在父亲坟前哭着说:“继光一定继承您的遗志,为国尽忠,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朝廷命戚继光负责抗倭。他组织“戚家军”在六年中九战九捷,威震中外。他曾对人说:“我之所以能抗倭取胜,全靠我父亲在世时的谆谆教诲啊!”
戚继光谨遵父亲教诲,熟读兵书,吸取前人思想、继承前人理论,又善于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并且把思考和创新的习惯一直贯穿于自己的学习、治军和为官始终,不仅发展了我国古代军事理论,而且创立了自己特有的治军思想,成为中华民族的英雄和一代军事大家。
【智慧心语】我认为:天下父母望子成龙,莫如望子成人,成人比成材更重要!
戚父教子不慕虚荣,其子尊父不贪享乐。古人尚能做到,今人更当如此。戚继光一生的成就不能不说得益于父亲严苛的家教,父亲培养他、影响他,使他养成了良好习惯,积淀了深厚的学识修养,培塑了高尚的人格品质和勤奋刻苦的精神,更为重要的是让他树立了报国之志,找到了生命的航向。
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将门出虎子,寒室育英才。教子重教德,敬老学做人。这是一个父亲的远见与智慧,也是一位父亲留给儿子最珍贵的财富、最丰厚的遗产。
【平台主编简介】 韩积蕊,笔名寒冰,山东临清人。自幼喜欢读书,擅长书法、篆刻。民盟盟员、中学退休教师。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省五老”志愿者,聊城市老教师宣讲团成员、京杭书院宣讲团成员、临清市关工委传统文化宣讲团成员、市委宣传部理论讲堂(电视台)宣讲人,市老年大学古典文学讲师,《都市头条·运河浪花》文学平台认证主编。1988年开始写作,编撰六部书稿(120万字),出版三部。在市电视台录制的视频登上《学习强国》平台。著书立说搞讲座,发挥余热做公益。
【运河浪花】~~~~~~~~
纵情笔墨 愉悦自我
~~~~~~~~
特邀顾问:冯喆
文史顾问:文博 鸿涛
总编:运河浪花
主编:寒冰
美编:玉玲
校对:凌云
编审:冰凌斋主人
编委:立诚 圣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