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瀚海诗社微刊【2024】(第31期)(总877期)诗友选粹
立秋
李万金
夏绿犹存暑意收,梧桐落叶告知秋。
热时却问凉何返,冷处还惊暖已丢。
雁诉嘘声求客解,荷因垂首惹君愁。
燥蝉算尽今临了,攀上高枝叫不休。
立秋吟(通韵)
李先成(青岛)
酷夏离别意未休,序节漫步季正悠。
长空雁呖羁情放,陌野农欢谷事收。
花笑春风常带泪,人怡秋月又含愁。
星移物换魂牵梦,应怨红尘六欲钩。
镜湖公园荷花七(通韵)
李凤志(吉林)
凌波仙子舞荷塘,粉黛无施自靓妆。
道韵深深接晓露,佛音缕缕敛夕阳。
泥根玉雪一湖美,风叶青葱五里香。
度世如斯常效此,修持净化沐清凉。
立秋游郊外
郑乐群(黑龙江)
暑退风凉夏到头,庄园随处赏金秋。
林盈硕果村姑採,田满鲜蔬农汉收。
堤外高粱红了脸,坡旁玉米灿迎眸。
追肥喷药无闲者,为取年丰不顾休。
蠡湖秋晚
爱家心静(大连)
狄云闪付雁声频,夕会风流睹未真。
荷叶一池联系水,秋花满月不求春。
从前翠袖如诗旧,以后金莲似画新。
弄懂蛙鸣凭直觉,红枫伏笔任铺陈。
立秋
梁文君
凉风一叶又知秋,暑气长天早晚收。
白日檐前双燕舞,清宵草际百虫啾。
传情玉鸟鸣方尽,届节金蝉唱不休。
末伏凭栏期雨洒,思乡别绪寄云流。
随想曲
金夜(兰州)
千年习俗众心倾,相会七夕百感萦。
王母岂容天府乱,银河阻断梦难成。
牛郎乡野遥思寄,织女凌霄念旧情。
喜鹊搭桥同助力,夫妻面见续前盟。
母秋
刘长发
热浪薰烟暑气扬,母秋伏虎火燃长。
灌浆壮粒禾丰硕,充液生鲜坠果香。
稻谷金黄民喜悦,菜园泛绿画廊祥。
农家笑靥如花美,庄稼优良多打粮。
立秋
马俊侠(安徽)
暑气消弥飒爽凉,轻罗绣扇手中扬。
金蝉噪噪鸣丝柳,菡萏亭亭立苇塘。
每日茗茶勤漫步,三餐素菜莫贪觞。
静宁致远多康寿,福禄年丰有吉祥。
盼立秋
玉格格 (福建)
三伏薰尘夏近秋,藏阴势弱酷阳牛。
历时长暑途中漫,跨岁无情扇难收。
热雨桑拿蒸气浴,凉风不度惹人愁。
更思九岭红枫灿,唯盼当前炽止流。
立秋有寄
贾宝汀(河北)
风尘之内意何如,但向皋坡问草疏。
纵未甘霖常眷恋,亦将善念总存储。
晴原自是心安所,旷地应为身健庐。
已惯春秋交替事,青红岂用后人书。
立秋了
薛冰(丹东)
秋时节绿镶黄,瓜果梨桃散异香。
雨打乡山消暑气,风吹市井转清凉。
杂交水稻千层浪,矮化高粱百穗长。
人祸天灾全战胜,金牌写满好儿郎。
闲逛迁西
王起
七月初三草色青,洒河桥下捡浮萍。
群山倒映雨花谷,快艇穿行大黑汀。
云挂滦阳倾碧水,民生宝户接官厅。
中餐订在农家院,痛饮鲜啤四五瓶。
立秋
吴光华(湖北)
正午时分沐艳阳,晚霞西下夜生凉。
天关夏色莲茎黑,木动秋声柳叶黄。
随月嫦娥新思念,逐星织女旧愁藏。
登高望远揽奇景,如画如诗赋咏章。
立秋
丁明祥(湖北)
窗眺芙蕖觉晚凉,清风送爽带花香。
空调弃用神初定,席簟收回老地方。
三伏驱炎消暑气,六魂静意赋诗章。
解馋酒店湖乡味,藕芡莲菱养胃肠。
立秋
张文举(内蒙古)
潺湲碧水载高阳,渐望丛林换彩妆。
顿有金风消暑热,频来伏雨送清凉。
青荷浸露连波袅,嫩菊凝晖遍野香。
但许怡情秋色润,年成熟透尽收藏。
逢立秋
柳 鸣
枝头叶舞报清幽,暑尽余威尚未休。
柳岸蝉鸣歌末夏,池边蛙鼓唱初秋。
飘香菡萏随风散,溢彩鸳鸯泛水游。
朝夕虽凉宜健步,路人汗背却仍流。
立秋
马振兴(山居隐士)
秋雨流霞护晚荷,南风西转舞婆娑。
黄莺不语穿林倦,紫蝶含情采蕊多。
树杪连天栖白月,船头倒影戏苍波。
蝉鸣嘶哑知时短,梦像无须细琢磨。
立秋
龙鄂庄(湖南汨罗)
南风今夜始清萧,万物兴荣势渐凋。
绿树虽能遮日晕,爽荫却难解心憔。
田间稻浪金波涌,陌上花飞彩蝶飘。
莫道秋凉多寂历,且看硕果满枝摇。
七夕有感
陆春耕
九州飞驳影无踪,直上银河作义工。
神女凡夫天地动,双心紧贴立桥中。
千年等待头须白,万载难消泪眼红。
爱海横流今古事,真情永驻绝时空。
立秋
庄辉(广东)
牵来节序又临秋,酷暑难消几日休?
菊蕊萧疏知冷暖,蝉声零散显沉浮。
乍观落叶伤怀去,未现征鸿着意游。
漫对斜阳惊岁短,人生何必困孤舟。
新秋
方玉子
久困炎蒸又立秋,清风早晚送凉幽。
红花密叶迎晴日,绿柳高槐入醉眸。
属意功名知己少,钟情山水客心悠。
轻摇羽扇园中坐,一曲吴音出画楼。
有思
孙喜库(大连)
雾锁林岚小雨天,柳枝舞动近窗前。
朝来早起蛙声噪,夜去秋深蝉影眠。
抬眼迷茫迎野色,凝眉寂寞见峰烟。
临风一叹无词句,散却乡愁再赏泉。
立秋
乔玉书(吉林)
忽辞炎夏沐金风,迎迓秋光叹日匆。
千里田畴鸥鹭舞,万重野陌稻粱葱。
清溪柳岸人如缕,泛水荷塘蛙鼓蓬。
篱下菊妍花伴酒,挥毫翰墨梦归鸿。
立秋
陈曙流
渐趋成熟稻云黄,又使村墟带着香。
早起秋声何处觅,初来月露哪儿藏。
溪头踱步思青竹,野径和风落素妆。
虽是如期重换季,此时其实不清凉。
立秋
王华(青海)
一夜西风听落叶,菊黄秋又寄东篱。
凌波兰草斜横影,临水芙蓉浅淡枝。
暮雨霏霏敲晚景,疏花点点映清池。
山溪初瘦云憔悴,万木流红剪峨眉。
巴黎奥运会
李开英(安徽)
奥运巴黎火炬明,中华儿女奋拼争。
金牌赢得凭神力,铁甲凯旋驰盛名。
酬志四时辛苦在,吟怀此刻兴情生。
夺魁回国真豪迈,故里乡亲笑贺迎。
立秋
孔繁恩(山西灵石)
一叶梧桐又报秋,数声落雨已知求。
遥天影动本无问,昨晚凉生那可收。
未觉鸟飞添足食,何辞月起为消愁。
啼莺自在山荒径,伏虎随时向野游。
立秋
王春香 (河北)
扑面晨风爽意收,梧桐叶落过庭楼。
天蓝云淡青山远,地阔林深碧水柔。
花点疏篱情切切,鸿飞野陌影悠悠。
蓦然回首时光老,岁月匆匆又一秋。
小女生日有句
李明冰(内蒙古)
屏前昼夜速敲中,锦绣文章为府公。
院里常耽开落蕊,云头屡惹去来鸿。
虽然父母难关顾,幸好郎君肯伴同。
不盼月薪多少万,唯期日日有春风。
立秋
董华(北京)
又至素秋天渐凉,半池菡萏溢残香。
阴阴夏木寒蝉噪, 漠漠水田黄雀翔。
吐穗蒹葭凫戏水,飘红芳苑果浮霜。
仰观鸿雁排云上,一缕诗思韵味长。
立秋(新韵)
张井荣 黑龙江
时闻秋韵果飘香,露与丹青点叶黄。
暑气消磨知了怨,伏阳隐退晚风凉。
三江渐染层林秀,五谷徐吟七彩芳。
水碧天高云淡远,丰诗美酒曲飞扬。
立秋
李建初(永嘉)
时令匆匆已立秋,炎炎暑气去还留。
一滩热者波中戏,四处银蝉树上讴。
还盼金风呼喜雨,犹望玉粟漫良畴。
沧桑世事循天序,野色渐更丰待收。
立秋
陈文展(汕头)
寒蝉树上闹心啾,酷夏云蒸暑未休。
日夜温差渐逆转,晨昏热降凉爽收。
荷花盛绽香飘远,瓜豆葳蕤繁茂稠。
末伏余威催谷熟,金黄稻浪涌平畴。
夜赏秋荷
子 涵
夜深独步赏秋荷,月色鸿溶映渌波。
粉瓣飘零香渐杳,绿盘摇曳意犹酡。
风吹碧叶层层舞,雨打莲房点点涡。
沉醉幽思无从寄,心驰幻境梦南柯。
读《红楼梦》说晴雯
张中兴 (河南林州)
花容月貌净洁身,手巧心灵品质馨。
病补金裘消险患,怒休刁婢惹愁嗔。
花原自怯狂飙扫,柳本多愁骤雨侵。
诽谤犹如刀剑戮,英贤少女命归阴。
七夕感怀
涂禹川
人间天上有良俦,只合行藏气味投。
相会鹊桥圆好梦,共携银汉送清愁。
糟糠岁月吟难尽,菽水生涯意不休。
得仰夜空星灿烂,何须蚁穴竞封侯。
咏秋
杨天喜
岁月轮回又立秋,蝉鸣雀语唱枝头。
千峰落蕊遥迷蝶,小院飞花暗送鸥。
草地牛羊叨厚泽,田间薯麦见丰收。
山村一派新容象,绿女红男画里游。
甲辰立秋日
来早
卅年殖货几时休,转眼他乡又立秋。
多少白云临水照,两三黄叶逐波流。
事违事顺铃难歇,情浅情深酒要酬。
依旧炎蒸逢老店,冰啤一盏意悠悠。
立秋
江涛
西风未到不知秋,柳黯蝉嘶已感愁。
燕聚廊桥言别意,月停镜水比霜头。
才叹老菊无新蕊,转爱绿枝垂紫榴。
忽见农家开米酒,沽来正好与君酬。
季夏光影秀新村
张庭辉
烟店兴农架彩虹,摩肩游客赞无穷。
黄桃逸兴云峰侧,绿柳轻扬溪水中。
灿灿斑龙奉诗画,翩翩玉女赋莲蓬。
晶花遍野田园魅,潮涌新村太白风。
秋
王静怡
玉露金涛紫叶飘,天高云淡雁飞遥。
千山枫灿千山秀,万亩筠苍万亩妖。
鸟踏青枝歌妙曲,蛩栖黄草诵新谣。
荷仙怀子西风嫁,槛菊含烟月下娇。
立秋
墨耕(四川宜宾)
燕出檐巢越棘墙,声鸣翠柳影荷塘。
欣园常摘果瓜脆,树杪犹闻雀鸟伤。
缕缕柔风飘暖气,丝丝细雨艳花妆。
田原尽显金黄色,农叟挥戈收稻粮。
立秋
张弘(吉林长春)
暑去秋来稻谷香,远瞻四野好风光。
水清过涧涓涓瘦,天籁飞鸿脉脉翔。
月下吟怀寻趣乐,花间摄镜寄诗狂。
人生有梦添期许,书海遨游雅兴扬。
立秋
申永志
盛夏荷花映日香,初秋月色伴风凉。
儿童广场追逐远,老媾亭前戏舞忙。
白昼强光仍觉热,床单夜半暖肌肠。
民俗饺子生膘抢,电扇空调储室藏。
立秋
羽書
金风玉露又临秋,昼夜温差渐次收。
北岭丹枫红似火,东篱黄菊韵如流。
天边雁字书人字,江上烟波隐钓舟。
莫叹时光容易逝,且歌且饮自悠游。
甲辰夏 立秋有题
王功传
默写无成听雨宣,飞来一雀叹窗前。
思潮流转西风度,淡去曾经半纸笺。
立秋
姜士彬
灯红柳绿步廊桥,一缕凉风暑热消。
岸上秋蝉悲壮曲,来年再唱嫩枝条。
梓里行吟
罗朝开
山青水碧烟霞蔚,稻泽茫茫拂绿茵。
邻里和谐相照应,重逢戚友酒千巡。
立秋
富贵梦
桂蕊幽香漫驿厅,秋风送雨草丛青。
丰收土地堆瓜果。醉卧花间数列星。
初冬山中雪景
心荷(北京)
飞落琼花玉满山,群峰皓素远尘寰。
荡舟溪上游冬景,清享浮生半日闲。
田园秋色
吴景彦(沈阳)
立秋气序爽窥知,水浒山陲锦簇时。
见象云高争彩色,天钟霁野喜灵池。
无题
朱荣华(江苏)
身未挪移汗浸裳,园丁泮歇觅浮凉。
紫薇不解世尘疾,向日趋炎争野芳。
立秋
玉树临风(山东东营)
又是一年立秋时,鲜衣怒马莫嫌迟。
当年骑行千里路,不负江南几首诗。
甲辰立秋得句
许兆波(广西)
春桃夏柳菊花黄,消暑微风拂面凉。
时节临秋枯叶落,天高望远想家乡。
立秋
金初奎
立秋远眺忆乡愁,劳作田间汗水流。
瓜果成熟欣上市,渐黄稻谷喜丰收。
立秋
江长谋
暑伏尚猖狂,秋来不觉凉。
老蝉枝上躲,残蛰土深藏。
月季还浓艳,菊英初吐芳。
城郊眺田野,满目稻金黄。
夏夜纳凉
黄召晨(山东)
入夜天仍炽,古城宜纳凉。
两街人喘汗,五巷扇摇荒。
衙右非遗火,台前啤酒香。
我烦愁暑热,坐赏拷红娘。
立秋
李瑞清(内蒙古)
四季轮流转,秋来不必邀。
荷香犹可慰,炎热尚难消。
风细频频过,云高淡淡飘。
丰收田地里,笑语上青霄。
惊秋
无闻逸士
旭日秋光早,薰风落叶轻。
乡山芳草坐,径路入林行。
老鹤邀云集,凉蝉向我鸣。
感时舒意适,望远定心惊。
写在立秋
王清义(辽宁沈阳)
雨霁夕阳红,云岚锁碧空。
蒹葭藏白鹭,溪水映丹枫。
弃扇秋凉至,添衣暑气终。
园林知硕果,农户盼年丰。
甲辰立秋
王建昌(内蒙兴安)
四序紧相连,秋来二伏天。
甘霖催穗壮,骄日沐茎鲜。
蒂落瓜歌唱,花凋果舞翩。
收成瞧此季,霜晚粒丰妍。
夏夜纳凉
程兆奎(河北)
皓月窥轩牖,清风绕榻前。
耆儒停墨砚,醁醑醉心田。
暑散神怀爽,兴浓诗意绵。
人生羁旅苦,夏夕梦魂牵。
暂忘尘嚣扰,悠游岁月怜。
且寻林壑趣,静享夜凉眠。
立秋吟
丁喜顺(白山)
夏去暑炎散,秋来爽气酬。
凭栏空念远,岁月莫淹留。
立秋
玉树临风(山东东营)
才看春花落,又见秋叶黄。
窗外潇潇雨,日短夜渐长。
河渎神•甲辰立秋
李时势
伏暑日当头。匆匆迎来立秋。依然酷热使人愁。夏季却是难留。
时令虽至情景故。莺歌蝉鸣芳树。月下香醇欢语。广场灯闪人舞。
洞仙歌•立秋
野鹤闲云
秋声乞觅,问松涛依许。更伴溪弦谢炎暑。计晨宵,信噪蝉与流莺,幽梦里,总是云情霞语。
看将枯石眼,退萎文苔,乡壁愁煎企甘雨。寄慨这林庐,臆抱舒忧,寻德句,怀恩稌黍。待会酒,邀凉月金风,吟袖抖余情,寄怀星宇。
蝶恋花•立秋(新韵)
黄成林
旷野立秋温漉漉。冉冉晨光,道道穿珠露。妩媚香菊纷起舞,圆荷犹自微波步。
金灿田园熟五谷。瓜果飘香,树鸟喃喃述。万里长城钢铁铸,时和民顺根基固。
忆江南•跳水冠军全红婵(依欧阳修体)
李军鹏(河南平顶山)
巴黎叹,珠影起漪涟。明志寒门如逸俊,飞歌瀛海若云仙。雏凤奋翔天。
灵雀跃,碧水梦生莲。身压群芳英气飒,技惊瑶馆蝶姿娴。纷竞赞红婵。
苏幕遮•暮夏(范仲淹体)
孙照闻(山东)
火云烧,炎浪纵。暮夏时分,高树蝉声弄。荷叶田田蛙鼓重。柳影斜摇,风过涟漪动。
月如钩,星似梦。独倚轩窗,思绪千般涌。岁月匆匆难再共。遥念天涯,心事无人懂。
雨中花令•立秋有感(以宴殊体)
李明雅(河南)
雨洗山河换景。已觉凉风瘦影。树上蝉声频较竞,紫燕追游兴。
玉镜又磨天宇炯。显故事、内容新领。一叶落、恰惊诗者笔,韵语生灵性。
采桑子•立秋
梅山洞人(湖南)
时光只合催人老,秋又瞪眸。久没离愁,白发依然渐满头。
蝉于高树声声急,何事鸣稠?不是悲秋,素酒银杯向玉钩。
洞仙歌•立秋(苏体)
刁柏春
金风飒飒,推动时光转。夏去秋来序更换。满山川、瓜果成熟香飘,田地里、五谷穗头饱满。
暑气仍未退,烈日炎炎,农户田间亦流汗。幼鸟练翅忙、飞去飞来,长空舞、双亲相伴。立秋日、节气又全新,庄稼汉,金秋企求丰产。
蝶恋花
小桥流水
是晚公园街漫步,六角街亭,掩影垂杨树。奥迪奔驰分外顾,灯光照亮东西路。
几片花枝无落处,上下翻飞,不晓何方去。便望高天喃自语,此间夜色明如许。
桂殿秋•七夕
张殿军(内蒙)
星汉梦,鹊桥欢。牛郎织女泪连连。终难此别重寻日,诉尽相思更盼圆。
【临江仙】立秋
田贺
白云朵朵收残暑,转换春夏初秋。果蔬禾黍物丰稠。水潭清澈夕阳悠。 银月一弯天上挂,信风凉爽虫啾。知蝉狂噪奉时休。四时循序万般柔。
瀚海淘诗,金笔点评
甲辰中伏末立秋
王 强
依然中伏会清秋,暑气蒸腾未见收。
正午乘凉开电扇,三更入睡盖棉绸。
风摇白菊丝丝韧,露润金葵点点柔。
雨过长虹悬北畔,雾消紫燕剪云头。
李万金点评:
王强老师的这首《甲辰中伏末立秋》以中伏末的立秋时节为背景,描绘了虽已立秋但暑气未消的景象,以及自然界在季节转换中的微妙变化。
起联“依然中伏会清秋,暑气蒸腾未见收”开篇即点题,明确指出在“中伏末”这一时节遇到了“立秋”,但“暑气蒸腾未见收”,巧妙地设置了矛盾点,即季节的更迭与天气的持续炎热之间的对比,引起读者兴趣。成功吸引读者注意,为后续描绘暑末秋初的独特景象做了铺垫。
承联“正午乘凉开电扇,三更入睡盖棉绸”承接起句,进一步细化描绘暑气未消的生活场景。正午时分需开电扇乘凉,而到了夜晚(三更)入睡时,却因昼夜温差或特定地域的凉爽(可能是夸张或特指),竟需盖棉绸以御寒,这种对比展现了季节交替的微妙和人们生活的适应性。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和生活气息,使读者能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中伏末立秋时的特殊气候。
转联“风摇白菊丝丝韧,露润金葵点点柔”开始转折,从直接描绘暑气转向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观察。白菊在微风中摇曳,展现出其坚韧之姿;金葵(向日葵或其他金色花卉)则在晨露的滋润下,显得更加柔美。这里的“白菊”与“金葵”不仅色彩鲜明,也寓意着季节的逐渐转变和生命力的顽强。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巧妙地引出了立秋后自然界的新气象,为全诗增添了生机与希望。
合联“雨过长虹悬北畔,雾消紫燕剪云头”总结全诗,将自然景象的描绘推向高潮。雨后长虹横跨天际,象征着美好的希望与未来;雾散后,紫燕穿梭于云层之间,其轻盈的身姿仿佛在裁剪着云朵,展现出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以壮丽的自然景观作为结尾,不仅升华了全诗的主题,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遐想空间。同时,合句中的“雨过长虹”与起句的“暑气蒸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季节转换的显著特征。
洞仙歌·立秋(苏轼体)
李明冰(内蒙古)
北疆冷客,恨夏催秋返。幸得多情暑君挽。这红尘、凉热皆赖阴阳,阴阳合,日日肝舒肠坦。
芬芳原野上,紫闹红嚣,处处缤纷任凭看。每当临佳境、怀渴知音,却总是、知无音断。恁无计、辽空望浮云,又不料、云教一风吹散。
李万金点评
李明冰先生的这首《洞仙歌·立秋》(苏轼体),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展现了立秋时节北疆的独特韵味与词人的微妙心境,其艺术魅力与情感深度值得细细品味。
首先,词以“北疆冷客,恨夏催秋返”开篇,即以“冷客”自喻,透露出词人对夏日即将逝去的淡淡哀愁与对秋凉早至的微妙抗拒,情感细腻而真实。随后“幸得多情暑君挽”,笔锋一转,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夏日以情感,仿佛它也在留恋人间,不愿离去,为词作增添了几分温情与幽默。
“这红尘、凉热皆赖阴阳,阴阳合,日日肝舒肠坦。”此句将自然界的凉热变化上升到哲学高度,以“阴阳”之理阐释万物运行的规律,同时借以表达词人对生活顺遂、身心舒畅的向往。
下片转而描绘立秋时节的自然美景,“芬芳原野上,紫闹红嚣,处处缤纷任凭看。”色彩斑斓,生机勃勃,展现了秋天独有的魅力与丰饶。然而,好景当前,词人却心生孤寂,“每当临佳境、怀渴知音,却总是、知无音断。”一句道出了词人对知音难觅的深深感慨,以及对人际交往中理解与共鸣的渴望。
最后,“恁无计、辽空望浮云,又不料、云教一风吹散。”以浮云被风吹散的景象作结,既是对前文情感的延续与深化,也寓含了人生无常、聚散难料的哲理。词人在此似乎找到了某种自我慰藉,即便面对孤独与无奈,也能以一颗平和之心,淡然处之。
综上所述,李明冰先生的这首《洞仙歌·立秋》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深邃的情感表达以及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一幅立秋时节的北疆风情画,令人回味无穷。
收稿编辑:曹玉梅
制作编辑:申永志
金笔点评:李万金
温馨提示: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