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更替话“立秋”》王红军
今日,秋风送爽,正式宣告了夏日的落幕和秋天的来临。在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中,立秋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日子,它不仅是季节更替的标志,更是收获和成长的序曲。随着第一缕秋风的吹过,大地开始呈现出一片成熟的景象,万物在经历了春天的萌发和夏天的生长之后,迎来了硕果累累的季节。
“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这是王勃笔下的秋天,丰收的季节,宁静而壮美。正如古人所描绘的那样,立秋不仅是秋季的开始,更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一个万物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它标志着阳气的收敛和阴气的增长,自然界的生机开始由繁荣转向成熟。
从汉字“秋”的构成中,我们可以窥见秋天的深刻含义。秋,由禾(谷物)与火组合而成,这不仅揭示了秋天的丰收景象,也象征着热情和成熟的果实。在自然界中,立秋标志着从热到凉的过渡,万物开始收敛生机,准备进入休眠状态。这是一个充满变化和更新的季节,大地在经过了炎热夏季的考验后,即将迎来新的生机。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雁南归。”这是司马相如笔下的秋天,万物收敛,候鸟南飞。在古时候,立秋被当作一个重要的节日来庆祝。人们会举行各种仪式和活动,如迎秋、咬秋、贴秋膘、秋社、喝立秋水等,这些习俗不仅反映了古人对秋季的重视,也表达了他们对丰收的渴望和对自然的敬畏。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立秋的描述生动而具体:“立秋,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这描绘了秋天万物收敛的景象,秋风吹过,凉意袭人,清晨的露珠在叶片上闪烁,树上的寒蝉在微凉的气候中鸣叫,仿佛在为这个丰收的季节敲响序曲。
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我们可以尽情欣赏“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的壮丽景色,感受初秋的凉爽和丰收的喜悦。无数文人墨客也为立秋这一特殊时节创作了大量诗词,通过优美的文字,传达他们对秋天的感慨和赞美。立秋,不仅是一个节气的变更,更是一种情感与文化的传承。
立秋的到来,不仅仅意味着季节的更替,它更是一种收获和希望的象征。在这个丰收的季节里,让我们一起感受大自然的恩赐,享受秋天的美丽和宁静。让我们以一颗感恩的心,迎接这个美好的季节,期待着丰收的到来。

作者简介:王红军、曾用名王子,江苏连云港市海州区板浦人,业余喜读各领域书籍。爱好登山、器械运动、旅行、摄影、美食。热爱文学,敬仰文学,擅用文字与图片抒发情感,追求文学里蕴藏的哲理与美好。因为文学,是一门古老而神圣的艺术,能穿越时空,承载着人类智慧的精华。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文学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民族精神的支柱和文化传承的载体。在文学的世界里,聆听先贤的低语,感受岁月的沉淀,共享文学的盛宴。中国摄影网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网会员,江苏摄协会员,江苏摄影特约采编,连云港市镜花缘研究会会员,连云港市新闻摄影学会会员,连云港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连云港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海州区民协副秘书长,连云港市文物保护学会会员,连云港市武术协会会员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