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夕缅怀·孙成明医生
杨自坤
谨以此文献给孙成明医生和他的老伴、家人们!
农历二零二四年三月二十七凌晨,天空正下着雨。突然接到噩耗:孙成明医生去世了…泪水瞬间不由自主地落下。
追忆和他相处的日子,无限思念、无限伤感、如梦如烟、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
1987年摘苹果的时候,初识孙成明医生。因为是同行,畅所欲言地交流医疗方面的知识。古人云:同行是冤家。我们不存在这个问题,都是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见贤思齐。
全面系统了解孙成明医生是读了相健老师发表在2019年总第22期《临沭文学》的报告文学:(杏林传佳话 老枝发春华)记山东省优秀乡村医师孙成明主任
他作为全国一百多万乡村医生的普通一员,始终默默无闻地奋斗在治病救人的第一线。多少个严寒酷暑,风雨交加,日以继夜,废寝忘食,随叫随到,无怨无悔…五十多年如一日。
顶礼!伟大的中国乡村医生群体啊,你们是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保护神!自从盘古开天地,神农舍命尝百草…你们忙碌的身影,就日夜奔波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无论春夏秋冬、黑白昼夜、电闪雷鸣、大雪纷飞;山川河流、穷乡僻壤;不畏狼虫虎豹、蚊虫叮咬、无私奉献、任劳任怨、代代相传、矢志不移…;保障了我们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瓜瓞绵绵①、兴旺发达…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地里农活白天顾不上,他晚上提着马灯到地里劳作…直到深夜,第二天照常出诊。
他视病人如亲人,一切为了病人,心里唯独没有自己和家人。即使在重病缠身的日子里,也抱病坐诊。他的女儿心疼地说:爸爸真傻,患病一年多来,多次住院,他难道不知道自己是什么病吗?!
唉!他作为一个医生能不知道吗?!正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时日无多了…不顾众人的阻拦、在不住院的日子里,每天催促女儿开车把他送到诊所;面对病人,精神焕发,完全不像一个重病缠身、七十多岁的老人;回家后少气无力、直接就瘫倒在床上…家人心痛不已,谁又能阻挡了他呢?!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1950—2024)。
他心地善良、菩萨心肠,无论有钱无钱,有病照看不误…从不主动向病人讨债。积攒多了,就把借条付之一炬,曾一次就烧掉了45000多元的借条…谁也不知道他一共烧掉了多少钱?!
他热心关注公益事业。听闻临沭县杨九楼建立了爱国教育基地—慷慨解囊捐款!不朽的名字深深地镌刻在杨氏文化馆的、友人功德碑上。必将流芳千古,福泽后代!
无私的付出,得到了丰厚的回报:荣获山东省优秀乡村医生等多项荣誉称号;连任多届临沭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他身正为范、教子有方。后代个个知书达礼,事业有成,博得众人夸赞!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宽心,家和万事兴…是这个家庭的真实写照。
多年来,他每天坐诊完毕,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后:就操起他心爱的二胡、抒发内心的情感和郁闷…一曲悲伤悠扬的二泉映月,既是阿炳的自述,也是孙成明医生自己坎坷人生的诉说…
他本来站在三尺讲台、两袖清风、一根教鞭…悠哉乐哉度日月。
天不遂人愿。他恋恋不舍地走下杏坛②来到杏林③。注定一生要在这布满荆棘的道路上艰苦跋涉。
在享受鲜花和掌声的同时,又忍受了多少屈辱、误解和不公?!他时常觉得亏欠家人太多,跟着他担惊受怕、甚至挨打受骂…。
既然病人以生命相托、健康所系…我就为之献身,义无反顾。
有次我们一起乘车去临沂,在途中看见一辆白色的轿车,有人说这辆桑塔纳有七成新。他说不是桑塔纳,桑塔纳是黑色的。是的、他孩子的桑塔纳轿车是黑色的。我们听后都无语,可谁也笑不出来。因为他心无旁骛…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诊疗事业了。
多年前我的好友、原临沭县教育局李善老局长,给我雕刻了一个瓷盘:悬壶济世。我受之有愧,送给了名副其实的孙成明医生。他郑重地放在他心爱的诊疗桌上、伴随他走完了生命的历程。
在孙成明医生去世后的第五天,一位耄耋老人在孙子的搀扶下来到诊所看病。得知孙成明医生去世了…泣不成声地对众人说:我们一家几代人都是找他看病啊!他是累死的…那可是个好人啊!
不胜枚举的例子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说他不顾家?这不是最大的顾家吗?!他受到了这么多人爱戴,为全家挣得了无上的荣誉,这辈子值了!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孙成明:功成名就也!
生死人常理,蜉蝣一样空,但存忠孝节,何必寿乔松?!
日出日落、寒来暑往、循环不已;苍山依旧在,沭水母亲河啊!仍日夜奔流不息…呜呼!我们再也见不到孙成明医生忙碌的身影了。
死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思念绵绵无绝期,您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勤劳一天、得到一夜安眠;勤劳一生、您得了幸福长眠。
孙成明医生安息吧!天堂无恙。
孙成明医生的百日祭、时逢七夕节…拙文权当祭文吧!
注释:
①瓜瓞(ble)绵绵:一根连绵不断的藤上结了大大小小的瓜。大的叫瓜,小的叫瓞。寓意家庭或国家兴旺发达、长久传承。
②杏坛:相传为孔子聚徒授业讲学之处。今喻教育界。
③杏林:东汉福建籍医生董奉,治病不收钱财,病人愈后栽杏树答谢,日积月累杏林一片。泛指医学界。
参考资料:
《临沭文学》2019•总第22期杏林传佳话 老枝发春华—记山东省优秀乡村医师孙成明主任 相健 109—111,
2024年农历七月
🌟 诗🌟 经🌟 唯🌟 美🌟
🌟 国🌟 风🌟 传🌟 奇🌟
🌟 欢🌟 迎🌟 走🌟 进🌟
🌟 国🌟 风🌟 诗🌟 社🌟
杨自坤:1952年出生,笔名:沂河岸边,临沭县作协会员,中共党员,中学一级教师,副主任中医师,杨九楼理事会荣誉会长。
1970年作为特种兵、服役国防科委在新疆罗布泊的、第二十一核试验基地。
自幼酷爱文学。从戎入医门,先后在部队受嘉奖、立功、入党。
1996年入编中华特色名医辞典、并入选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1997年应邀参加首届国际民族医药研讨会。
2010年就读临沭县老年大学文学班。
2012年先后在《沭水诗社》发表作品:《上大学》《母逝十年祭》《卖豆腐》《贺女儿读研》《游台湾》
2022年5月15日在临沂客户端发表《灵性的小黄猫》
编辑简介:王思雨,女,笔名:诗雨年华,80后,山东临沂人,临沭县作协副主席,临沂市作协会员,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作品见于《齐鲁晚报·青未了》《新疆文学》《临沂日报》《七月颂歌》《东方散文》《真言贞语》《今日头条》《双月湖》《鲁南商报》《钻石文艺》等各大报刊杂志和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