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天林兄文集有感文/常焕良
盛夏去乡下避暑,见到了五十年未曾谋面的文人乡党天林兄。促膝长谈后,收到他新出版的《仰望乔山》文集两套。回城后,拜读数日,感触良多,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是乡味浓厚,特别亲近。文集中有很多写的是身边的人,身边的事,现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读起来如身临其境,对经历过这些事儿的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对没有经历这些事儿的人也会有思想上触动。
二是清晰脱俗,有教育意义。文集中写人物宏扬其人格,写事物释放正能量,不落入俗套,让平凡的世界,呈现不平凡的人和事,令人深思,催人前行。
三是功底扎实,语句精练。文集中有散文、报告文学、故事、诗词、小说等等,用词得当,立意新颖,具有新鲜感,突现出扎实的文学功底。
四是实而不虚,意味深长。文集中有很多是发生在现实生话中人和事,虚构的很少,突出对事物的观察提练,分析抒情,耐人寻味。
我和天林兄是一个村子人,虽然姓氏不同,但有着千丝万缕的亲情联系,按照农村辈分排序,他是我的兄长。遗憾的是这么多年在外奔波,很少见面,失去了很多学习的机会,回想起来有相见恨晚矣之叹!
2024年8月6日
作者简介:常焕良,男,网名农夫。陕西省扶风县法门镇宝塔村人,1955年3月生。少时在家乡生活求学,成年后外出读书创业,获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学历,并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多年。
喜爱文学,擅长宗教文化的研究。编著有《宗教漫谈》《宗教智慧》《宗教游记》《行踪集》《悟道集》《偶得集》《梦中的扬庄》《统战工作扎记上、下集》《宗教界的女人们》《难忘的那些碎事儿》《过去的那些旧事儿》《圣经浅读》《甜蜜的事业》《西安道教探访》等书。
退休后,仍笔耕不辍,著有《宗教杂谈》《寺背后村的故事》《愚人随笔》等书。并常以农夫之名,在朋友圈发表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