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得乐
作者:李金柱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不知不觉已经退休十七年。虽然说淡忘了许多,但闲暇时的思绪偶尔也还去往昔的路上徘徊。工作三十几年间,象一只蜜蜂嘤嘤嗡嗡地忙碌着,平淡中蕴含着一份追求和一份执着。信念着只有春天的耕耘,方能有金秋的收获。生命的每一驿站都有它独到的意境。退休了,有大半生磕磕绊绊的阅历,处世经验的总结,早已淡泊了世俗的困扰,声名利禄的诱惑。因此说,品味人生是成熟后的淡定,是领悟后的超然。
一、田园之乐
我一直执念于道法自然这个道理。退休时,有人劝我再做点挣钱的事,思来想去,毅然掐断了这个念想。寻思着,小鸟在林中做巢,不过取其一枝。牛羊在河里喝水,只是喝饱肚子。在人生的旅途上,无论何人都应如小河流水般自然,从该来的地方来,到该去的地方去,得失是非任自然。
农民儿子的思维里依然根植着农耕文明的基因,对黄土地的眷恋促使我退休后又回到了农村。一块薄地,春播期望秋收喜悦,自有一番情趣。耕种的辛劳,亲身体会到了面朝黄土背朝天、一个汗珠摔八瓣的感受。每当劳动之余,树荫下泡茶一壶,直喝的大汗淋漓,三万六千个毛孔个个开放,顿感浑身通泰。瓜棚下捧书摇扇,字斟句酌,生活充满情趣。我曾撰联形容退休生活。上联是种菊东篱外荷锄稼穑,下联是漫步闲庭内品茗读书。横批是读耕庄园。春耕种,夏流汗,金秋是收获的季节。再体检时看到体检表上原本十一个向上的箭头全都消失的无影无踪,坦然一笑,心想,值了。 二、山水之乐
山清水秀的大自然是上苍对爱好者的恩赐,它是一副使人身心健康的良药。闲来无事,邀上亲朋好友,或是漫步于乡间田野,或是登高远望,放松身心,闲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您看,春天是满眼的姹紫嫣红,夏天有怡人的绿荫婆娑,秋天愉悦于硕果累累,冬雪是那样的洁白无瑕。有道是清风明月不论价,鸟语花香无须买,大好时光任咱享受。
我是一个登山爱好者,几乎登上过县域内所有叫得上名来的山。那境界,那心情,不身临其境难以形容。那山风松涛比打击乐更加雄浑与磅礴;鸟啼虫鸣较管玄乐多了些亲切与自然;山间小溪虽不如广场喷泉那样的热烈奔放,但她体现出山乡女孩般的清纯与温柔;恬静安然的林间小花羡杀厌倦了喧嚣繁杂的马路花卉。
疲惫了,不妨躺在小草绿茵的怀抱,任风儿温柔,任心儿放飞。天上云霞的变幻莫测令人着迷;树上鸟啼蝉鸣,树下溪水潺潺听的人如痴如醉;身边小草的幽香沁人心脾;远处炊烟袅袅,人们戴笠荷锄,牛儿摇尾,羊儿吃草;此情此景,书写不能达意,画笔难以传神,美到了及至。身心得到了净化,没有了世俗,哪来的烦恼?
家人都喜欢我的野炊手艺,一壶清泉、一把野菜、一捧野果、炒两个小菜、一杯小酒,煎饼大葱辣椒酱。蓝天白云下,漫山的花儿香,鸟儿啼,虫儿鸣。石板为桌,清风徐徐,家人举杯,欢声笑语顷刻间便飘上了树梢。你瞧瞧这份心情,这份自在,这份清福,金钱买不来,地位换不到,一切烦恼苦闷都会消失的无影无踪。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这份宁静会让人感悟,让人快乐,让人无忧。
登山也常常会有意外的收获,偶而能捡到几个灵芝呀什么的。有时松菇、木耳弄一大兜兜回来,挖的野菜经常是大包小兜的。春天的苦菜、荠菜、蒲公英,曲曲芽,特别是秋后的苦菜,长的跟菠菜似的,做出豆沫菜来满口的清香味,没的说了。登山运气好的话也会碰到块奇石,这可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只要扛得动的,说什么也要扛下山来。累晕乎了,就放声喊叫,跟狼嚎似的,常常惹得家人都笑弯了腰。
三、孝道之乐
生命如歌,都说没有永恒的调子。华夏五千年,有一个调子却在亘古不变地传唱,那就是孝道。孝道是祖宗的教诲,孝道是人子的责任。我时常寻思着,孝道是需要长辈给晚辈做个样儿的。感慨人生的节目从不能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时刻检点在晚辈面前的形象,让自己尽孝的节目少些瑕疵。许久以后,在家族的传说中保留一个孝子的模样,实在是我的追求与期望。
孝的传统在我家世代相传,记得奶奶常说:“老猫屋上睡,一辈传一辈。”,子孝孙贤是对家庭成员最基本的要求。双亲同岁,今年九十九岁,身板依然硬朗。不管多大的人在高堂双亲面前依旧还是孩子,座前床畔,嘘寒问暖。头疼纳闷,端茶送药。一日三餐,洗洗涮涮。早晚看看,家长俚短。父母高兴我等欢心,父母若皱眉我等心儿颤。哪天没能到父母跟前看看,这晚的觉都别想睡得安,因此,承欢双亲膝下是儿孙的必修课。每到晚上,儿孙绕膝,一大家子欢声笑语,父母脸上时时挂着舒心的笑容。我等都说这是晚例会谁也不能缺席。这种天伦之乐,是人生之幸福感、是满足感、是报恩心、是舒畅心,是人生之大乐。
四、淡泊之乐
花甲之年,悟透了人生的真谛,没有了浮躁与诱惑,映衬出宁静的睿智。我常想,人生在世,快乐或烦恼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境界,喜怒哀乐,全在于自己的把握。常看到有些人不能正确对待退休后的生活,怨天尤人,牢骚满腹。怕被别人遗忘,怕受冷落,怕工资待遇降低。总感到自己还有余热还没有发挥完,好像一出戏,工作上落幕了,思想上还没有完全落幕。这种人,很难得到幸福和快乐。退休了,尽量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看淡金钱。有人说“金钱就象浇花的水,少了旱,多了烂,够用就行”,不要斤斤计较,满足产生快乐。二是不要高攀:人生在世,不可能方方面面都是满足感。俗话说: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唐朝诗人白居易当县尉时,他也和农民比过待遇,说自己“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想想这些,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三是宽以待人。亲朋好友之间多些宽容少些计较,对什么事都要看得开、想得开。您想啊,人没有不犯错的,连自己都有不满意自己的时候,哪能要求别人做事桩桩件件都符合自己的心意呢。因此,对待亲朋好友,记着过错,心里装的会是冷漠。忘掉过错,记着好处,心里就会阳光灿烂。四是分清轻重。退休后一定要分清楚轻重,该丢的丢掉,该捡的捡起来。功名利禄不重要,这些都是浮云。亲情、友情、快乐和健康才是宝。如果说健康是个一,那么钱财就是零。有了一,这个零才有意义。没有了一,这个零永远都是个零。
人生就极像一本书,不过这本书要靠自己书写。如果上半生是书写了奋斗与贡献,那么退休后就该多写些怡然与快乐。哪怕是写出的文章无人阅读,也要字字对得起自己的良知,只有这样做了,才不亏是一个智者。
图片来自网络,致谢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