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脸尴尬(散文)
作者:季志林
今天起了个大早,从西安北站乘高铁去长沙。
候车大厅坐满了等车的旅客,尽管”三伏”天酷暑难熬,但出行的人依然不少,城市的人大多选择去东北或西北旅游避暑,那里都是清凉世界。而边远地区的人照样往内地跑,那里有他们从未见过的盛世繁华。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再热的天气也挡不住中国人的旅游热。
见此情景,我不由得心头生喜:看来经济复苏很快,拥挤的候车大厅便是明证。
兴致勃勃排队上车,未曾想上车之后突然遇上了不愉快的一幕:过道被一个行李箱堵住了,我们只好站立于后等着,箱子的主人是一位三十来岁的女性,她似乎和家人一起出游,只顾自己说话却不移动行李。上车的人越来越多,不知后边谁喊了一声:“前面能不能快点啊!”于是我笑着对姑娘说:“美女,能不能把行李箱挪一下?让后边的人过去。”
“你没有看见我还带两个小孩吗?”姑娘大声说。
“看到了,小孩不是都坐好了么?你不挪箱子我们没法过啊!”
“你们等一会儿又能怎么样?”
“后边那么多人都在等着,你挪一下行李箱,大家就过去了。”
“我就这样!”
“……”
面对这位身材苗条,秀发披肩,皮肤白晳,容貌姣好,打扮入时的美女,我一脸的尴尬,真的无语了。因为再说下去势必成了吵架,和缺乏教养的人争吵我觉得不值得,所以我选择了沉默,等着她放好行李箱再走。
落座以后,觉得满肚子的不舒服,心想:这位年轻貌美的女孩子怎么长着那么一副与其相貌极不般配的心肠?而且我看的很清楚,刚才她的妈妈就站在旁边,如果说年轻人不懂礼数,她为什么一声不吭?
我曾经在《公交车三叹》一文中写过类似的遭遇,同样是一位容貌漂亮的姑娘,遇到老人和孕妇不知让座,此时更是心生愤懑,难道长得漂亮就是可以盛气凌人的资本吗?
我们生活在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度,懂礼让尊长者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即使年龄相近的人,互相交流也应该是平等友好的。然而确实有一些年轻人缺乏教养,目空一切,他们心中惟有自己,丝毫不知道尊重别人,关爱 別人,帮助别人。毛主席曾经倡导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已经逐渐淡化甚至被忘却了。这种精神滑坡、道德缺失现象是十分危险的。
文化自信是国家强盛民族繁荣的根基,全社会都应高度重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把我们的下一代培养成为讲文明讲礼貌有知识有道德的社会主义新人,这应该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不少城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成标牌竖在醒目位置,我觉得这仅仅是一种形式,真正让人们入心入脑还需要持之以恒的抓好学校、家庭以及社会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遵守社会公德成为每一位公民的自觉行动。
高速列车一路飞奔,窗外青山绿水美不胜收,我的思绪也随着那广阔的田野,茂盛的庄稼和郁郁葱葱的树林在飞奔,如果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能像这些树木一样根植于大地之中,我们的社会必定更加美好!
2024年8月5日写于列车之上
作者简介:季志林,陕西省咸阳市农业农村局退休干部。《世界文学》优秀签约作家。
北京中宣盛世国际书画院研究员;
北京润墨斋书画院高级院士;
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陕西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陕西省咸阳市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著有长篇纪实文学《大漠生命线》,
其军旅小说,诗歌,散文,书法作品多次获奖。
﹌﹌﹌﹌﹌﹌﹌﹌﹌﹌﹌﹌﹌﹌﹌
纸刊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