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甲辰立秋前夕有感》十二首
文/辉叔(广东_许日辉)
(一)
暑气当今未尽头,
黄昏日落见飞鸥。
此时中伏相依在,
笔底如何写立秋?
(二)
立秋将到热依然,
伏暑温风夏晚烟。
夜里阶庭听蟀叫,
凉生白露动寒蝉。
(三)
莫道天凉好立秋,
盛阳中伏暑难收。
天阶玉露生何处?
月缺星河问织牛。
(四)
立秋初始夏将残,
伏到中期暑未完。
北雁南飞君不见,
却听蝉老叫声寒。
(五)
夕斜三伏白云悠,
未许西风又立秋。
远近虫鸣潜入夜,
寄声残夏暑将收。
(六)
伏中知了噪几声,
云收夏色日方晴。
立秋时令凉风至,
一夜梧桐白露生。
(七)
立秋中伏自家闲,
万树凋零未见还。
暑气依然吹热浪,
凉风何日落乡关?
(八)
蝉嘶夏尽露初生,
避暑寻凉踏夜行。
促织吟歌今遍野,
明朝便是立秋声。
(九)
伏热温高暑气浮,
梧桐叶老起何愁?
寒蝉诉夏声凄切,
咏落斜阳未肯收。
(十)
夜话牵牛织女星,
立秋无处扑流萤。
何须再读欧阳赋?
远近相闻蟋蟀声。
(十一)
蝉鸣夏尽立秋来,
院落篱边菊未开。
玉露初凝随暑去,
金风待到雁飞回。
(十二)
溽暑难消伏未休,
蜓嬉菡萏夏将收。
何堪柳外寒蝉闹?
陌野凉蛩咏立秋。
作于2024.08.06.甲辰七月初三日立秋前夕
辉叔(广东·许日辉)的这一组七言绝句《甲辰立秋前夕有感》十二首,通过对立秋前夕的景象描写,反映了作者对立秋时节自然变化的感受以及对季节更替的细腻观察。下面是对每一首诗的简要分析:
### (一)
- **暑气未尽**:表明虽然立秋已近,但炎热天气仍然持续。
- **黄昏飞鸥**:黄昏时分飞鸥的出现,增添了几分秋意。
- **中伏相依**:说明仍处于三伏天之中,暑气未退。
- **笔底立秋**:作者感叹在这种天气下,难以捕捉立秋的感觉。
### (二)
- **立秋将至**:立秋虽近,但炎热依旧。
- **夏晚烟**:夏日傍晚的烟雾,暗示暑气未消。
- **听蟀叫**:夜晚听到蟋蟀的叫声,预示着秋意渐浓。
- **凉生白露**:白露出现,意味着天气开始转凉。
### (三)
- **莫道天凉**:不要以为天气已经变凉。
- **暑难收**:暑气仍旧强烈。
- **玉露生**:露水开始出现,象征秋天的到来。
- **问织牛**:通过询问织女牛郎,表达对秋天的期待。
### (四)
- **立秋初始**:立秋刚到,夏天还未完全结束。
- **暑未完**:暑气仍在继续。
- **北雁南飞**:候鸟迁徙,象征季节转换。
- **蝉叫声寒**:蝉鸣声带有寒意,预示天气转凉。
### (五)
- **夕斜白云**:夕阳下的白云,寓意着秋天的宁静。
- **未许西风**:尚未迎来秋风。
- **虫鸣潜夜**:夜晚的虫鸣,增添秋意。
- **暑将收**:暑气逐渐消散。
### (六)
- **伏中知了**:三伏天中的蝉鸣。
- **云收日晴**:云散日出,天气晴朗。
- **凉风至**:凉风开始吹拂。
- **白露生**:白露出现,预示着秋天的到来。
### (七)
- **自家闲**:作者在家闲适。
- **未见还**:树木尚未凋零。
- **吹热浪**:仍然有热浪。
- **凉风乡关**:期盼凉风降临故乡。
### (八)
- **蝉嘶露生**:蝉鸣声中露珠开始形成。
- **避暑夜行**:夜晚出行以躲避暑气。
- **遍野吟歌**:蟋蟀的歌声遍布田野。
- **立秋声**:预示立秋即将到来的声音。
### (九)
- **伏热温高**:三伏天的高温。
- **梧桐叶老**:梧桐树叶开始老化。
- **寒蝉凄切**:寒蝉发出凄切的声音。
- **斜阳未收**:夕阳迟迟不肯落下。
### (十)
- **牵牛织女星**:夜空中的牵牛织女星。
- **无处扑流萤**:找不到流萤的踪迹。
- **欧阳赋**:无需再读古人的诗词。
- **蟋蟀声**:远处近处都能听到蟋蟀的声音。
### (十一)
- **蝉鸣立秋**:蝉鸣预示立秋的到来。
- **菊未开**:菊花尚未开放。
- **玉露初凝**:露水开始凝聚。
- **金风待雁**:期待秋风和大雁的归来。
### (十二)
- **溽暑未休**:潮湿的暑气还未消散。
- **蜓嬉菡萏**:蜻蜓在荷花间嬉戏。
- **柳外寒蝉**:柳树外寒蝉喧闹。
- **凉蛩咏秋**:凉风中的蟋蟀吟唱着立秋的旋律。
这些诗句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敏感,以及对立秋这一节气特有的情感寄托。每首诗都简洁而富有诗意,通过不同的视角描绘了立秋前夕的自然景象和作者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