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火之韵
文/陈世群
唐代白居易《感春》诗有云:“忧喜皆心火,荣枯是眼尘。”心火,就是人内心因喜忧激动或愤怒或宁静等反应的情感。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团火,或炽烈而旺,或宁静而亮;或光照历史,或指引人间,或锻铸自我。
有心火,才有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忧愁幽思之《离骚》,才有千年不朽、与日月争光的楚辞绝唱,才有志洁行忠的爱国长吟。
有心火,方有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壮怀激烈之《满江红》,方有“精忠报国”的文脉传承,方有民族脊梁高高挺立于历史旌旗飘扬。
有心火,就有了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忠烈慷慨的浩气长存,更有激励后世众多为理想而奋斗的仁人志士的指南,更有光照汗青的不朽人文丰碑。炽烈的心火是一种骨子里的忠爱,一种透彻云霄的力量。
没有心火,哪有东篱采菊的超然恬淡?哪有明月清泉的空灵宁静?哪有“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的悠然满足?
宁静的心火是一种心灵的自然,一种超脱红尘的睿智。
心火在历史的时空不断摇曳,呈现灿烂辉煌的纷彩光芒。
横渠俯读仰思,心火明亮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龙场悟道,心火光大成“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洋务改良,心火修炼成体用经世与躬行实践之主张。
破碎年月,心火是颠沛流离的屈辱,是强盗不平等的嚣叫;觉醒年代,心火是敲唤沉睡的呐喊,是裂开思想黑屋的曙光;峥嵘岁月,心火是鹰击长空的豪迈,是星星燎原的命运求索。烽火连天的时候,心火是血战到底的不屈意志,是匹夫有责的奋起抗争;中国红漫卷的日子,心火是站起来的自豪,是当家做主开天辟地的喜悦;激情燃烧的岁月,心火是多快好省的干劲,是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奇迹;兴涛弄潮的春天,心火是破冰开放的震撼,是富起来的伟大创举。
心火也是羁旅漂泊的梦魂对故乡难以割断的牵绕,是“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是“梦到故园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是“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的绵绵怀唱,是“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的清远笛歌。
年轻的心火气最旺最美。君不见边陲雪地黎明笔直的剪影,高原雪域黄昏跋涉的战靴,那是心火的大爱无疆的绽放;君不见烟火冲天里攀援的艳红头盔,满面尘灰的青春疲目,那是心火托起生命的勇毅。
心火锻铸自我。人生在世,心火时常燃烧暴躁,佛家求“灭却心头火,剔起佛前灯。”消除心头业火,点亮修佛心境。心静方可净心,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诱惑的社会,欲念过多,心生烦躁,不若拥有一颗清净心、自在幸福源。心火静,是一种境界、一种智慧、一种思考。修炼心境,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一颗平常心。
道家修炼三味真火,以为一场琉璃净火, 焚烧一切妖魔鬼怪。就是修炼心火,从心性着手,明心见性,打开身体关窍,何惧病魔烦恼、诱惑侵染。
多给生命一个微笑的理由,别让自己承载太多的负重,用心火给自己一个适当的取暖方式,将岁月打磨成人生枝头最具烟火气的美丽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