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而悠久的肃慎文化于此发源;6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创造新开流渔猎文化的人们在此生息繁衍;清靖边营与沙俄侵略军鏖战于此,我国军民大获全胜高歌凯旋;东北抗联第四军在此与日寇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红灯记》、“李玉和”手提铁路信号灯的原型傅文忱之家就战斗在此间;因烈士柳知一得名的知一镇曾是我党国际秘密交通站;这里是国家一类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的经典;三五九旅解放了这座城市,于1946年建立人民政权;东北战车团“功臣号”坦克从这里出发,进北京参加开国大典;观礼台上空受阅的17架飞机,从这里起航飞向蓝天;我国第一支装甲兵部队在这里诞生,王海、刘玉堤、张积慧等著名英雄威震长空,抗美援朝令美国空军闻风胆寒;共和国的通信电器制造业、发射药制造业从这里起步,这里是人民空军、人民装甲兵的摇篮;这里曾是中国军事工业的重要基地,这里是王震将军挥师开发北大荒的第一站;“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甘于奉献”;这里是青春、汗水、鲜血、生命培育的北大荒精神起点;这里是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城市,这里荣膺中国魅力生态城榜单;这里是“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这里入选乡村振兴百强县名单;这里是全国百佳乡村旅游目的地,这里拥有国家一类客货两用陆路口岸……这里就是“三山二水五分田”,土肥水美的“鱼米之乡”——密山。
密山,商周属肃慎。西汉至魏晋属挹娄。唐属渤海国东平府。金属上京恤品路。元属辽阳行省开元路。明属奴儿干都司。清为宁古塔副都统管辖。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开始放荒招垦。清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1908年1月),设置密山府,清政府下发批文,将源于“蜜蜂山”得名的官府印鉴均改“蜜”字为“密”字。民国二年(1913年),将密山府改为密山县。1954年,松江省并入黑龙江省,密山县归黑龙江省管辖。1988年撤县建市。1992年划归鸡西市管辖。生态环境优良。密山依山傍水,自然景观灵秀。完达山脉浩瀚巍峨,层峦叠翠郁郁葱葱,犹如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卷。域内湖、河、库、泡、泽星罗棋布。耕地面积近39万公顷,主产水稻、大豆、玉米等,是全国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农业强县之一。林地面积10.4万公顷,其中天然林面积7.4万公顷,林业总蓄积668.6万立方米。
矿产资源丰富。密山有煤炭、石墨、大理石、金、铝、锌等10多种高品位矿产资源。是全国100个产煤大县之一,已探明的煤炭储量约5亿吨;石墨储量约2.5亿吨;大理石储量5.4亿立方米;钛铁储量约8亿吨;球粘土储量2.03亿吨。
旅游资源独特。境内兴凯湖是中俄界湖,总面积4380平方公里,其中中方面积1080平方公里,是黑龙江省重要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形成以兴凯湖为核心,以蜂蜜山、北大荒书法长廊、口岸界河国门、荷香园、铁西森林公园、莲花旅游区、航博馆为主体,以山水生态游、农家休闲游、红色纪念游、异国风情游为特色的旅游经济发展格局。
区位优势突出。密山拥有年过货能力超过100万吨的国家一类客货两用陆路口岸,出入境旅客60万人次以上。俄对应口岸卡缅雷博洛夫有公路与俄内地相连,有铁路连接西伯利亚干线,辐射四市七区,经纳霍德卡、海参崴可开展国际联运,是黑龙江省理想的出海通道。
区域经济繁荣。境内有农垦牡丹江分局及所辖5个国营农场,耕地面积14万公顷,拥有3个国家级企业集团和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企业。
密山与农垦逐步形成了产业共育、园区共抓、基础共建、社会共兴的发展格局。密山,多元文化交融之城。“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唐·孟浩然)。深厚的人文底蕴、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与中原文明、外来文化激情碰撞,多元交融,润泽着这里的古往今来,山山水水。东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抵抗外寇的光辉历史、开发建设北大荒的凯歌……永远滋润着这片土地,营养这里的生灵。密山人民深刻诠释着“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舍我其谁,战天斗地”的大无畏精神。
密山,魅力无限边疆小城。“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南北朝 ·陶弘景)。兴凯湖唐代称为湄沱湖,以盛产“湄沱之鲫”驰誉;又因湖形如“月琴”,故金代称“北琴海”;清代后改为兴凯湖,满语兴凯,“水从高处向低处流”之意。蜂蜜山,位于穆棱河与兴凯湖之间,相传百年前此山森林茂密,野蜂成群,岩峦之上蜂蜜流淌,故称蜂蜜山。历史赋予山水以厚重的底蕴;而美好现实让人们的生活更加惬意,夏夜广场,人们或悠闲散步,或谈笑风生,或跳起欢快的东北秧歌,“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一片歌舞升平,恬静温馨景象。
密山民风淳朴,人们热情好客,保留着东北人豪爽直率的性格特质。“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白居易诗句的细腻、真挚、朴实,反映了与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冬日生活的朴素美好。隆冬时节,家家户户门前悬挂的大红灯笼与皑皑白雪相映成趣。黑龙江冰雪文化体现在密山的是滑雪、滑冰、冬捕等冰雪活动丰富多彩;冰雕、雪雕、冰灯等艺术作品栩栩如生,让人们在严寒中感受“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美和“寒风凛冽,妙趣横生”乐趣。密山,现代农业示范之城。作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优质水稻产区,密山依托先进农业技术和规模化经营,实现粮食生产高效、可持续发展。
密山,深刻践行了“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唐·白居易)的辛勤耕耘精神,为“大粮仓”“压仓石”做出了重要贡献。密山,享誉天下美味之城。“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南宋·辛弃疾)。人们津津乐道的密山市味道,源自优良的生态环境所孕育的绿色食材。密山大米,焖成米饭,米香扑鼻,醇香四溢;热腾腾口感细腻、香喷喷回味无穷;兴凯湖大白鱼,古之贡品,上好佳肴,肉质鲜嫩,鲜香浓郁,尽显“鲜鲫银丝脍,香芹碧涧羹”(唐·杜甫)的美食意境。密山蜂蜜、木耳等,因恰如其分的光照雨水,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使其营养丰富,味道醇美,闻名遐迩,饮誉神州。
密山,青山绿水生态之城。“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唐· 李绅)。作为中国重要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密山遵循“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旅游。兴凯湖湿地公园、现代农业科技园等项目,将农业生产与观光休闲巧妙结合,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理想变为现实,深刻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密山,千古风流礼赞之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宋·苏轼)。靖边营清军与边民保家卫国抗击俄寇,抗联战士在白山黑水间浴血奋战痛击日军,北大荒创业者在莽莽原野上拓荒开垦,无不体现密山人民“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家国情怀。而广大劳动者、优秀的企业家、科技人员……以他们辛勤的付出促进城市文明,推动城市进步,诠释了“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春秋·曾子)的社会责任感。
密山,山水画卷大美之城。铁西森林公园群山环绕,溪水潺潺,景色秀美,以秀、峻、幽、静著称,是山水相依的自然生态园;兴凯湖横无际涯、烟波浩渺,“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湖畔湿地,广袤辽阔,百鸟起落,舞姿翩翩,一派“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美景观;秋之兴凯,碧水云天,色彩万千,登高远眺,层林尽染,呦呦鹿鸣,瑟瑟秋风,鹤歌雁舞,令人心醉;比邻的小兴凯湖水面如镜,温柔淡雅,帆影点点,满目悠然……宽约l公里的天然湖岗,原始森林茂密,林间密布松毯,马鹿狐狸野猪,偶尔出没其中。
昔日东安,今之密山,生态和谐,生机盎然……这就是集自然之美、人文之韵、民生之福、埠富民安而享誉天下的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