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窑洞放金光
文/马占国
延安枣园枣树枝爬上墙,
春天里来绽芽儿花开放。
宝塔山高耸入云雄伟壮,
屹立晨曦闪闪亮频发光。
延河美水年复年总流淌,
延安窑洞延河水彼此望。
延安窑洞冬日暖夏季凉,
曾经展示无尽光业辉煌。
曾经扮演共产党主心脏,
抗日战争总后方指挥场。
仁人志士聚集来均精良,
热血青年大量涌心向往。
延安窑洞伟人做大文章,
凝聚华夏民族兴力量强。
著名七大认时世成熟党,
历史变迁掌时机应沧桑。
窑洞呈现一道光一抹黄,
指引巨轮向前进导航向。
延安窑洞秧歌舞声嘹亮,
装满精彩有故事与过往。
陕北民歌信天游怡心旷,
传出高原逐推广全国唱。
唤醒民众齐抗日換思想,
纷纷奔向救亡国主战扬。
延安窑洞曾见证党辉煌,
延安精神传播广大教堂。
红色教育大基地精神粮,
激荡心灵奋勇起充力量。
中华民族大复兴挺脊梁,
奔向文明富裕路国家强。
2024年8月6日于陕北延安
作者简介:

刘联春点评:
《延安窑洞放金光》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诗歌,深刻展现了延安窑洞作为中国革命历史重要篇章的辉煌与意义。诗人马占国先生善于借物抒情,咏扬抒怀,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相融合,自然地将枣园的人文景观、宝塔山的巍峨耸立、延河水的潺潺流淌,共同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延安画卷。
诗中,在作者笔下,延安窑洞不仅是物质上的居所,更是精神上的寄托,延安窑洞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光辉岁月。诗人通过对窑洞内外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革命历史、地域文化等多重元素,使得诗歌内容丰富,意境深远。
这首诗歌的语言优美流畅,节奏感强,富有音乐性和画面感,让读者在品读中仿佛能够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整首诗情感饱满,意境深远,是对延安精神及其历史意义的深刻诠释颂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