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到近几年书法方面取得的成果时,胡江先生继续说道:“我手中现在存有篆书长卷《道德经》《春江花月夜》《兰亭序》《滕王阁序》《礼记.大学》《礼记.中庸》等,都是我精心创作的。不仅如此,我还精心创作了篆书长卷《琵琶行》《前后赤壁赋》《红楼梦诗词》《毛泽东诗词》等作品。”
与中国书协会员、吉林省弘华书画院副院长、著名书法家胡江先生。
执着的追求和不懈的努力,使胡江先生的书法艺术水平不断得到提高。这里我们记录了如下这样一组数字:2004年,其作品在参加净月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组织的《纪念建党83周年书画大赛》中荣获书法一等奖;在参加“知恩图报”纪念赵朴初诞辰110周年书画精品展中荣获一等奖,作品被组委会收藏;同年篆书书法作品在“翰墨丹心”、“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精品展全国大赛”中获得银奖,作品被组委会收藏;在2017年中国好品牌艺术人物榜网络评选活动中,被评选为“2017中国好品牌 影响力书法家”荣誉称号;2018年、2019年作品连续两年荣获全国第六届、第七届“中国梦想杯”书画大赛特别金奖;第十八届及第十九届庐山杯全国书画大赛金奖和特别金奖,并授予“书画中国梦 优秀艺术家”等荣誉称号。
不仅如此,从2019年~2024年间,胡江先生先后8次参加由北大兰亭书画研究院、刘炳森艺术研究会等多家单位共同组织的全国书画名家作品联展中,均荣获了金奖或特别金奖的荣誉称号。
💐痴迷的文学梦💐
自幼受外祖父熏陶,对书法产生了浓厚兴趣的胡江先生,曾先后临习了王羲之的《兰亭序》、黄庭坚的《松风阁》、颜真卿的《多宝塔》,习之数年。随着临习的逐渐成熟,曾先后用业余时间以行楷写完了《唐诗300首》《宋词300首》《元曲300首》,并进行了装帧。
胡江先生兴致勃勃地告诉我:“2013年,一个偶尔的机会,我有幸结识了吉林省著名的书法家吴自然先生。经过了一番的交流后,得到了他的赏识,并成为了我人生书法的第一个老师。在与老师的交往当中,老师的学风深深地感染了我。可以说是我在他的指导下开始功研“黄体”书法,并有了一定的成就。”
说到这里,胡江先生停顿一下又接着说:“在2015年年初的时候,我又有幸认识了在吉林市丰满区老干部大学任教的篆书老师任志刚和甲骨文老师赵洪喜两位。他们精湛的书法艺术造诣,深深地吸引了我,唤起了我对中国古文字的极大兴趣。也就是从那天开始,我便开始了对篆书、甲骨文的学习。”
胡江先生还告诉我:“那时,丰满老干部大学的课程安排是周二上午的9点至11点,是篆书班的课,周五的上午9点至11点是甲骨文的课。
胡江继续阐述道:“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我便走上了去吉林市求学的道路。每天早上6点准时从家中出发,坐轻轨到长春火车站,再坐7点多的高铁去吉林。到吉林后,再换乘3路公交车赶往学校。就是这样,我风雨兼程的跑了两个学期。在这两个学期当中,我潜心学习,几乎每天都要吉长两市往返近8个小时。回家后就不断的练习。从那时起,我已经把书写篆书当成了我的必修课,每天都要写上几个小时。”
在采访的过程中,胡江先生还告诉我:“对文学的追求,使我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以说达到了酷爱的程度。我是老三届毕业生,1965年入学后开始了我的初中学业生涯。在学校期间,我的班主任老师就是位学识很渊博的老大学毕业生,他的板书十分的漂亮,对我们的要求也很高,当然也很严格。可以说当时他对我的影响很大,我们班的很多学生在他的感染下,对文学的热爱都超出了其他学科。正因为这样,改变了我们的很多观念,使我对文学的热爱更加的痴迷”。
胡江先生若有所思地继续说道:“1968年我返乡后,虽然成了农民,但是骨子里的我仍然有个目标,那就是要成为在文学上有一定造诣的人。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想法,在农村的两年时间里,我总是孜孜以求、认认真真地研读一些文学著作,当然,有时也看一些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的书籍等(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