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岁利戏楼文有感
想吃麻糖戏楼转,
尊慈自炸因无钱。
今为儿子亦自制,
感觉却不似当年。
儿时麻糖何处寻,
戏楼老去似村魂。
今昔试问非与是,
不过人生梦里人。
本文记载的其实是我们同代人的共同记忆。作者之所以觉得老戏楼是村子的魂,而新戏楼只是演戏的台子,这是因为戏楼上下演得是不同的人生。台上演得是戏文里的人生,台下演绎的却是真实的人生。作者只是新戏楼的过客,老戏楼承载着作者难忘的幼年记忆。老戏楼随着岁月的流失已经废弃,作者也不复当年的心境。如果说昔日之我是真正的人生,难道今日之我就不是真正的人生?或者二者皆非?到底孰是孰非?不过人生如戏罢了。李义山诗曰,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信哉!
读此文感慨颇多,是以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