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华诞看今朝文学作品征文068
当家的女人(散文)
陈希瑞
如果你是一只叫喳喳的喜鹊,或是一只“咕咕”叫的布谷鸟,那么在高远的秋阳下,你就会俯视到五月乡村的清水河两岸,被浓密的麦子重重包围着,就会嗅到一股来自大地深处的芬芳气息,嗅到不绝于缕淡淡的麦子的清香,谁不喜欢风吹麦浪那番铺天盖地的迷人景致呢。也许,一位村姑,正从一片浓密的麦子地里走来。微风拂来,就像一泓池水,荡起层层涟漪一样,无边的麦子向远处荡漾开去。不,这分明是一场集体的美丽的舞蹈,大地是舞台,蓝天作背景,竟是如此地气势磅礴,震撼人心。此时,夕阳西下,彩霞染红了半个天空,村姑的脸上飞上了红霞,就连身边的麦子地,也变成红晕晕的一片。村姑,你是《汉乐府》里那个叫罗敷的采桑女吗?不不,我要说,那村姑不是别人,正是轰动全国的种地大户王玉芹。
乡村五月,由于接连下了几场好雨,遍地的麦子长势十分喜人,幽深葳蕤,大地一片浓绿,就像广阔的海洋,一片丰收在望的迷人景象。
在桑园村,我们如约见到了这位女当家人——王玉芹。简短的几句话,把王玉芹的思绪一下带回到上世纪八十年代。
王玉芹家住王家庄村,离桑园村只隔一条宽宽的清水河。由于母亲去世早,虽说王玉芹那时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但她要强懂事,剜菜割草,喂猪喂鸡……里里外外,都是父亲的好帮手。
说起割麦子,王玉芹说那是她最头疼的事情。
那还是她十七、八岁那年,学校放麦假回家,第一次跟父亲下地来到清水河边割麦子。面对着满地黄澄澄的麦子,风吹麦浪,心里很有些诗意,刚开始,她嘴里哼着小曲儿,手里挥着一把镰刀,割得很起劲。谁知过不了多久,她就手上起了泡,满脸涨红,浑身冒汗,汗珠子像雨点一样砸向地里。最受不了的是腰疼,那真是腰疼腿酸背抽筋,浑身没有一处舒服的地方。
那时候,王玉芹就有了自己的想法。广袤的清水河两岸,家家户户种了那么些麦子,为什么没有大机械作业?听村里一个小伙伴说,她的一个嫁在东北的姑姑回家探亲说,东北的国营大农场割麦子,早就用上了“佳联”大联合,一天收获成百上千亩,根本不用人工费时费力,这不是神话是什么……
这天夜里,王玉芹瞪着一双大眼睛,望着夜色迷蒙的窗外,第一次失眠了。她甚至有些糊涂了,为什么东北国营大农场割麦子用的是大联合?为什么我家的几亩麦子,却只能弯腰弓背用小镰刀去割呢?同在一片蓝天下,为什么会这样呢。
时光如梭,直到2002年,已经嫁到清水河畔的桑园村36岁的王玉芹,跟大多数农村妇女一样,过着相夫教子的普通农家生活,伺候着公婆,拉扯着孩子,种着十来亩农田,生活过得虽不富裕,但也温饱有余。
村两委负责人见她为人正直,性格开朗,又有文化,就动员她担任村妇代会主任和计生主任。王玉芹走马上任了,在全身心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她还一直寻思着如何给妇女们做个榜样,带领着大家致富。针对本村粮多草多的优势,她决定通过发展养殖业促进粮食转化增值、变资源优势为商品优势。当即筹款7万元,购买20多头良种猪,建起占地3亩的养猪场。自繁自养,当年就收入三万多元。王玉芹养猪发了财,不光村里群众找她学技术,连清水河两岸村庄的村民也都纷纷跟着建猪场,一下子带起了周边三十多家养殖户。
直到2007年和2011年,桑园村“两委”换届时,王玉芹连续当选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桑园村,全村 2000多亩旱薄地,祖祖辈辈靠天吃饭,谁指望种地发财,那真是妄想。村民大都粗放经营,只要种上了,收多收少老天爷说了算。
王玉芹经过深思熟虑,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她脑海里形成,那就是租地,当一名种地大户,不,那叫农场主。
王玉芹经营家庭农场,源于她对土地情之深,而办大农场的决定,则关键在于国家土地流转政策的出台。
从2009年开始,王玉芹用养猪所赚来的40万元,以每亩700元的价格转包过来进行集约化经营。从最初的400多亩到一年后的2060亩,再到含盖桑元村、大河岔村、马家西埠村等周边村庄的3500多亩土地。2011年她承包的3000多亩土地,年产粮食达400万公斤左右,纯利润收入超百万元,被评为“全国种粮大户”。
如今王玉芹的大农场已经优化到2000亩左右。她就是想通过发展土地集约化种植,建起粮食生产基地,大规模种植小麦、玉米等良种作物,实现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和标准化管理。
2000亩土地,怎么个种法?需要多少人力?王玉芹给出了答案:只需6个固定农民工,这些农民工分别负责浇水、管理、驾驶大农机等。当然,这还不包括农忙时节临时用工,农忙临时用工,少则三、五十人,多则一百多人。
在王玉芹的大农场里,共有30多台套现代化大小农机,有玉米收割机、小麦收割机、深松机、烘干机等,总价超过200万元。
每年春耕,王玉芹的浇灌机就显出了特别的神通,一天能浇40亩,完全不用人工。只要一合上电闸,那么多喷头就像天女散花,洋洋洒洒在清水河两岸,又像一场适时的春雨,浇灌着美丽芬芳的田野。有时心血来潮,王玉芹还会钻进地里,或者置身于清水河岸边,伸出双臂,任凭雨水浇灌,浑身湿透,那也痛快,因为她的心,都醉了。作为桑园村的当家人,她深知,党的一项项重农惠农好政策,不就是一场场适时的春雨吗。
每年春节前,她为全村所有60岁以上老人每人发放过节费200元,并多次个人出资为村里修建各类公共服务设施。2013年她个人筹资20余万元,为村里修建了4条水泥路,改善了全村道路状况。每年的夏收和秋收,她帮助困难户收获小麦和玉米,从未收取过一分钱。
已经59岁的王玉芹,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征途中,扮演着三个人生角色:农民、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土地流转承包大户……她始终牢记一名党员的神圣职责,带领群众在希望的田野上努力开拓创业,勤恳耕耘……
从王玉芹这位女当家人身上,我们分明感受到,这一切成就、一切辉煌,不都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取得的吗?遥想103年前,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我们党从这天开始,经过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经过艰苦卓绝的长征,来到延安,从延安走向北京。百年风雨,百年沧桑,百年奋斗,百年辉煌。103年来,带领中华民族从胜利走向胜利,也必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陈希瑞,网名神仙哥哥,山东省青岛市作家协会理事,山东省平度市文联戏曲家协会副秘书长,齐鲁晚报青未了签约作家。作品散见于《大地文学》《火花》《青岛文学》《短篇小说》《辽河》《广东作家》《木棉花》等海内外数十家报刊杂志和文学平台小说散文1000余篇。
附:
今朝杯“75华诞看今朝”主题征文启事
温泉花乡,生态商河——这是千年古县鼓乡商河的金字招牌;
兴业福地、宜居之城,这是全国千强镇、全国镇域经济500 强——商河县玉皇庙镇由来已久的两张金色名片;
济南今朝酒业、济南飞鹤玻璃工艺制品有限公司、山东新合成包装有限公司,这是商河县“薪火相传,创新发展,争做新时代奋斗者”的优秀企业代表……
75年风雨兼程,75年同舟共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从“站起来”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峥嵘岁月历历在目。
忆往昔,你我曾经风华正茂,指点江山;看今朝,祖国大好山河,岁月陈香。为庆祝祖国七十五周年华诞,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展现盛世今朝的风采,特举办今朝杯“75华诞看今朝”主题征文活动!回顾与祖国一同奋斗的岁月,回味今朝陈酿的醉美芬芳;分享与祖国一路成长的故事,传播盛世今朝的赤子情怀。期待您的如椽之笔挥洒最诚挚的祝福与赞美。
一、活动主题
“75华诞看今朝”——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二、举办单位
主办:山东省写作学会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承办:商河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商河县玉皇庙镇人民政府
商河县作家协会
协办:济南今朝酒业 济南飞鹤玻璃工艺制品有限公司
山东新合成包装有限公司 山东秋澄印象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三、征稿体裁
本次征文限诗歌、散文两种体裁。突出思想性、文学性、时代性。散文要求3000字以内,诗歌要求50行以内,古体诗和新诗均可。
四、稿件要求
所有作品必须原创首发,若发现抄袭或一稿多投者,取消活动参赛资格;
来稿须注明“今朝杯征文”字样,文后注明作者200字以内简介、单位、电话等信息;
投稿一律用真实姓名,化名重复者不予评审;
散文限每人1篇,诗歌限2首。
五、征稿时间及邮箱、微信
2024年3月31日起至2024年8月31日
散文投稿邮箱、微信:王连勇 13210500123 shwyn.j431@163.com A05318478
诗歌投稿邮箱、微信:廉德忠 15553168276(微信同号)
六、作品刊发及评奖
本次征文将为应征作品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设立专栏刊发推介,择优在其他报刊媒体推荐发表,获奖作品将有机会入选《商河文艺年鉴(2024)》。
七、奖项设置
散文诗歌分别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15名。获奖名单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发布。
八、颁奖
所有获奖者将在泉城济南举行隆重的颁奖典礼,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