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井冈山
徐志赓(浙江东阳 )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皆常有,而仁者智者却不常有。故先有见仁见智者,后有山水者也。 到了井冈山,上了黄洋界。黄洋界,地势险峻,气象万千,时常弥漫着茫茫的云雾,好像汪洋大海一望无际。1928年8月30日,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当时红军以不足一营的兵力,打退了敌人四个团的进攻,保卫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战壕遗址和朱德元帅题词的“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是不容错过的景点。山顶弥漫着战争的硝烟,过往的历史让人肃然起敬。
风吹过山顶,将缭绕之云雾吹的层次分明,厚重的下沉,在山间缓缓流荡。轻薄地悬浮,黏在树梢随风飘拂。
我们离开了战斗的“最前线”,走进第一所红军医院。
苔痕上阶绿。脚下,苔藓如丝绒般填满缝隙。台阶上,斑驳的木屋迎面而来,木质纹理清晰光滑,锁住时光的脚印。屋内,光线从四面八方照进来,黑白灰重重叠叠,夹着雨水让气氛有些凝重。
“这里炎热,气候潮湿,伤口是不是容易感染?”离开医院遗址,这个疑问始终在脑海中萦怀。一圈一圈,盘山路围着繁茂的绿色不断下降。我们离开了这个让人感到压抑的地方,一点点接近水声。
龙潭瀑,幽谷清风。水从小井峡谷陡然跌落后,又连续飞下四级断崖,形成气势磅礴的梯状瀑布和深潭。碧玉、金锁、珍珠、飞凤、仙女是它们饱含意境的一个个名字。临潭观瀑,碧水泱泱,树影婆娑,崖壁如刀削斧凿,崖脚怪石,绿荫覆盖四周。
“喷雪”是刻在巨石上朱红的大字,只因此处河道猛然收窄,水流湍急喷涌而出,似冬日瑞雪,故此得名。将水比喻成雪,真是出人意料,却又合乎情理。循声而至,仙女瀑尽收眼底,到了该返回的时候了。
上山容易,下山难。我想这句话不适用龙潭瀑布。返程途中,陡峭的山路和湿滑的台阶一唱一和,瀑布咆哮,顺流而下。众人齐心,逆流而上。
返回途中,云海变化万千。时而招手致意,时而嬉戏打闹,似与我们道别。
这真是——
五指擎天莽苍苍,
险峰无过是黄洋。
三湾改编新军队,
一法剖分旧地疆。
星火燎原举赤帜,
工农革命聚武装。
如今井冈风光好,
绿遍青山新貌换。


作者简介
徐志赓,生于1947年,1966年高中毕业于浙江金华二中。1978至1982在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教育系学习,任班长。毕业后在东阳教师进修学校、东阳县委宣传部、市属高中、东阳市政协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