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日本乡郊小桥流水
东瀛商人行为举止出奇
继续忆往昔
都是亲历事
(续上)
前言
谈过了中国出国访问的贸易小组在海外的趣事,今天来说说外国商人的种种令人意想不到的各自特色。鉴于本文较长,分四期刊登(这是第二部分)。
各有千秋话外商
文/龚如仲(Ralph)
(三)素养独异的日本人
说日本人素养独异,是因为我找不出更适当的词汇来描绘我所接触过的日本人。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日本或美国,我都和不少日本商人打过交道。他们那种西装革履的仪表,彬彬有礼的举止,颇有心计的谋划,以及严谨认真的态度,都显得与众不同。
我第一次与日本商人邂逅是在日本东京。当时我带了一个贸易小组访问日本,接待我们的东道主是一家在业界颇有名气的名叫富士株式会社的公司。当我们一行六人抵达东京成田机场时,社长福本先生带着他的助手早已笑容满面地在到达大厅等候了。见面彼此握手并相互问好后,福本先生和他的助手便分别驱车把我们送到了下榻的酒店。
到了酒店,我们一行人正欲往大堂走去,这时候我突然发现,从下车处通往大堂的路面上已经铺好了红地毯。有几位年轻貌美、着装统一的服务小姐正整齐地站立在地毯两侧。她们一边鞠躬,一边用英文说着“欢迎光临”。我再抬头一看,酒店高大的正墙上由上而下挂着一巨大条幅,上面用中文写着“欢迎中国政府商务代表团光临”的字样。见此情景,我不由得大吃一惊,连忙扭身问福本先生:“中国哪个政府商务代表团来了?我们还是等他们办完入住手续再进酒店吧”。福本先生听后笑了,然后他对我说道:“这是专门为了欢迎您和您的团员啊”。
在福本的心目中,我既然是中国一家国家级大公司的部门主管,那当然就可以算作中国政府商务团的头儿了。听完他的这番话,我一时真有点不知所措。事后我才得知, 日本商社的情报获取功能极为出色。他们不但事先通过日本驻中国使馆商务处把我所效力的轻工总公司的情况了解的一清二楚,而且还了解了很多关于我个人的资料。据说日本贸易促进会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对所有中国国有公司副处长以上干部的有关信息都应该不厌其详地、尽可能多地了解”。一次偶然机会,我还真看到过一份材料。这是一本由日本贸易促进会编印的装潢精美的有关中国外贸部属下各专业公司“领导”信息的小册子。在这本小册子上,我的名字赫然在目。日本人的经商之道不得不让我大为叹服。
第二回与日本客户接触,是我被调到美国工作的时候了。有一次我专门去纽约市中心的一幢办公楼拜访日本大名鼎鼎的丸红株式会社(MARUBENI CORPORATION)属下的美国分公司,欲与一部门主管商谈生意。进入这位主管的房间、并与他略作寒暄后,这位日本人便客气地请我坐在他办公桌前的椅子上,双方便开始了交谈。
我们正说话间,他桌子上电话铃响了,于是他就伸手拿起话筒,并用英文说了句“哈罗”,但紧接着这位日本商人如同弹簧般腾地一声从椅子上蹦起。然后,他身子挺得笔直并改用日语讲话。他在对话中还时不时地来上几句“哈依”、“哈依”,表情极为恭敬。我马上意识到,他一定是在和东京的上司通话了。
等他打完电话后,我一问,还真是那么一回事。这次通话事件在日本人眼里,恐怕再正常不过了。因为当一名下属对上司讲话时,一定要表现得恭敬而顺从。然而对我而言,觉得有点不可理解,因为一个在纽约,一个在东京,两地相隔万里,这个日本人有必要面对着根本看不见的上司显得如此毕恭毕敬、诚惶诚恐?但后来一想,倒也想通了:日本大和民族根深蒂固的习惯,再加上从小接受的教育,自然形成了日本人这种与众不同的素养。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