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奥运 评赛事(一)
秦淮诗
盛夏季节,高温酷暑。我宅在家中,观赏法国巴黎3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实况转播。收到了心静自然凉,防暑降温的成效。8月3日晚上7点半开始,我欣赏了女子乒乓球最高水平的决赛。8月4日晚上7点半开始,又是男子乒乓球的金银铜牌决赛。这几场实况转播,是我的喜爱;亦是我的期待。且不用熬夜,看的十分过瘾。
日本的早田希娜对阵韩国申裕斌的女子乒乓球比赛,是奥运会的铜牌之战。这二人在1/4比赛中,输给了孙颖莎和陈梦。因此,对这枚铜牌非常在意和渴望。她们懂得:输给中国选手无可奈何,完全可以接受;拿到铜牌就是胜利,就是光荣。抱着这种心理,二人都是铆足了劲。话说日本选手早田希娜,24岁,身材欣长,面容姣好,她最大的特点是爱笑,而且笑的自然、好看;她为人谦虚,彬彬有礼。与有的运动员冷漠无情,凶巴巴的样子相比,亲切可人。也是日本乒乓球运动员中,比较受中国观众喜欢的人之一。韩国选手申裕斌,是个年轻的小姑娘,刚满20岁。前几年刚出道时,看她稚气未脱,却球技高超,蛮讨人喜爱。却不料女大十八变,今天的申裕斌形象打起了折扣,多了阳刚之气,少了阴柔之美,面容时冷时凶,赢球更是伴着手势狂喊,令人生厌。非是我以貌取人,在体育竞技的舞台上,面对亿万观众,时时处处展示青春的芳华,那是美;彰显球艺的精湛,那是才华。她俩的比赛,早田希娜以4:2取胜。当她俩一个为胜利,一个为失利而花容失色,泪流满面时,我又终于看到姑娘们楚楚动人的场景。
接下来进行的是冠亚军争夺战。由我们国家的孙颖莎对陈梦。这二人,是世界乒坛公认的最强女子运动员。但在国家队内部,竟争尤其激烈。上届奥运会陈梦夺冠后,开启了陈梦时代。但好景不长,王曼昱展露头角,一阵子所向披靡。排在第三号的小个子孙颖莎,这两年不动声色地赶超上来,同陈梦和王曼昱交锋,胜多负少,势不可挡。前些年,张怡宁曾经有大魔王称号,那现在的孙颖莎则成为小魔王。独领风骚,人气爆棚,登上世界排名第一的宝座。本届奥运会女子桂冠的预测,也是一边倒地指向她。现场观众,绝大多数都是她的粉丝。北京时间21点,比赛正式开始。二人知根究底,你来我往,孙颖莎占据先机,以10:4轻松赢下第一盘。第二局,陈梦打得积极主动,并加强落点的变化,比分一路领先,以11:7扳回一盘。第三局,陈梦乘胜追击,以3:0领先,孙颖莎不声不响地追至3:3,陈梦又以8:3拉开比分,最终以11:4获胜。总分2:1。这两局的胜利,陈梦的不显山、不露水,凝神聚力的表情,让我们看出她对争夺冠军的精心准备。二人的表情虽然都是一副轻松的样子,但心中的盘算、暗中的较力都体现在球台上。第四局,孙颖莎加强了攻击的力度和球的落点变化。陈梦见招拆招,相持球增多,打出了精彩。孙颖莎6:5领先后,一鼓作气至10:5,以为胜券在握,稍有放松。被陈梦连追4分,9:10。孙颖莎赶紧要了个暂停,才止住了陈梦的势头,以11:9获胜。让人不禁感悟到:高手对阵,容不得懈怠,你若松一松,对手便攻一攻,胜负的天平转瞬倾斜。第五局,双方争夺的更加激烈。3平,5平,六平,9平,比分交替上升。两人的对攻都是大角的调动和往对方的怀里打。所谓的往怀里打,乒乓球术语指的是中路,只因运动员是移动的,我觉得“往怀里打”的说法较为通俗而准确。在激烈的对攻中,突然打在中间部位,板型来不及调整,便成了横板打法的软肋。陈梦连得2分,以11:9获胜。这样一来,陈梦便以总分3:2领先。再胜一局的话,将以4:2结束比赛。第六局,孙颖莎先声夺人,以3:0领先,陈梦追至4平,5平后,如有神助,比分反超至9:5。此时的孙颖莎,虽面无惊慌,依然沉着镇定,但小小的银球,似乎不听指挥了。她何尝不懂,如果这盘输了,冠军就是陈梦的了。此刻,还有她的球迷粉丝的心情,也提到了喉咙眼,他们可是认准孙颖莎获胜的呀!6:9,孙颖莎又追回一分。球迷雷鸣般地欢呼起来。陈梦果断地要了暂停。嘿!这暂停要的,实在太及时、太必要了,直接让孙颖莎哑火;对于她来说,这枚朝思暮想的奥运金牌和冠军卫冕,终于成功圆梦。这就是竞技体育的智慧、艺术和魅力!
时间紧接前日,晚上七点半,男子乒乓球铜牌战正式打响,由东道主的小勒布伦对阵巴西的雨果。勒布伦是兄弟俩,都是乒乓球运动员,哥哥叫大勒布伦,弟弟叫小勒布伦。这两兄弟挺有意思,哥哥是横拍打法;弟弟则采用中国传统的直拍,还戴个眼镜,白白净净地象个大学生。直板的优势在于灵巧,发球变化多,台内小球易处理,攻球起板快;缺点是反手较弱。自从直拍横打技术问世,已经极大地弥补了缺点。小勒布伦掌握了直板横打技术,很像王皓,力道却比王皓大。且在欧洲选手里粹炼,反手不亚于横拍的选手。从他身上,我们应该反思:如今,中国运动员基本上放弃了传统的直板快攻打法。而外国运动员却当成了宝,并且取得好成绩。小勒布伦既有亚州人的灵巧,又掌握欧州人的远台对拉技术,实力超群。一经交手,果然占尽上风,4:0,用时30分钟,干净利索地赢得季军。
8:30分,冠亚军争夺战开始了,与樊振东对垒的是瑞典的22岁小将莫雷加德。瑞典的老将瓦尔德内尔在我国的乒乓球爱好者当中是如雷贯耳,征战世乒赛20多年,有乒坛长青树之美誉。现在终于有了接班人。莫雷加德与众不同的地方是:使用的乒乓球拍是六边形,据说是可以增加击球的面积;比赛中面部表情和形体动作多,显得活力四射,活泼可爱。他的活力,不是莽壮,而是青春的勃发,是运动员产生兴奋的动力源。他的世界排名在一百之外,但却屡屡战胜高手,被瑞典称为希望之星。他在32进16强时,淘汰了世界排名第一的王楚钦。他能在冠亚军决赛中与樊振东争雄,把他当作是一匹黑马也可以,但必须承认他很有实力。果然,一开局,便打的积极主动,充满智慧,以11:7先声夺人。他的接发球抢攻,打回头球以及相持球的对拉,都是可圈可点。面对莫雷加德咄咄逼人的态势,樊振东不愧为超一流选手,只见他沉着冷静,临危不乱;审时度势,见招拆招。好在他技术全面,经验丰富,掌控比赛的能力太强,连赢4局,以4:1的总比分登上冠军领奖台。这场奥运会乒乓球的巅峰对决,可谓精彩纷呈,高潮迭起;吊人胃口,扣人心弦。
这正是:
竞技场上莫夸口,
强中自有强中手。
比赛瞬息会变化,
但看会走不会走。
纵观奥运会的男女乒乓球单打比赛,无论是小组赛,还是争夺金银铜牌的决赛,运动员夺冠之路异常艰难,不仅需要“两军对阵勇者胜的“斗勇”,还必须用脑子打球的“斗智”。乒乓球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对抗性越来越强;相持球的回合越来越多;各国运动员的水平更加接近,常胜将军的概率将会减少。居安思危,狼来了,这些警示语,在国家队面前,已被高度认同,再也没有疏忽大意的资本。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加强体育科研,不断创新技战术,培养更多的好苗子。才能常盛不衰,继续领先;保住国球的优势地位,不负众望,为国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