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夜(外三则)
作者/陈自鱼
夏夜,
荷睡了,
蛙也不断发出鼾声。
月儿却精神地张望,
云儿也悠闲地飘荡,
不时掩映着月的光,
一会儿亮了树冠,
一会儿亮了荷塘。
草丛上不时有繁星闪光,
那是思绪化作精灵,
寻觅在那和你幽会过的地方。
微风吹过, 柳丝飘摇。
蝉,一个比一个唱的响亮…

岭集逸闻三则
岭集地处皖豫交界、茨水南岸,昔花园口洪水漫延至此,积沃土,物阜民丰。百姓之中,多有勤于耕读,积德行善,家业兴旺者。然亦有不务正业,游手好闲 之徒,似过客般烟消雾散之类。吾耳闻目睹,觉当记以示人,引以为鉴!
巴先生成仙
巴先生,岭集南十五里巴楼人也。擅岐黄之术,能《易》筮消灾,名传百里。吾义兄王豆,性仁厚。于集西开医馆,幸得请巴先生“悬壶”并拜为师。先生寿长,后人渐不知其岁字,仅传呼“先生”。
吾幼时顽皮,某夏夜忽染痒疾,挠之则皮隆起,速漫全身,翻滚于地,嚎呼不止。父急寻巴先生,诉症状,乃取一块矿物,嘱以井水化洗,父返承言,立愈。
先生尝使百姓广种白术、桔梗、板蓝根,无不从之。伺“甲肝”“非典”“新冠”等疫戾爆发,岭集百姓以之煎汤饮,皆安然无恙,且种、收者暴富。
忽一日晚,先生言说故友邀请,欲去三五日。天将明,雷电交加。有人言见一长虫升天飞去。先生自此不知所踪,现其徒王豆仍以其方治病救人。
扒尸队长溺亡
螃甲为北街屈某养子,来历不明。养父死,遗二亩田,临街宅基三间,位置甚好。虽处闹市,然螃甲无营生,仅搭茅庵鳏居。
其擅捕兔。常于夜间头戴矿灯,持鏾弹枪,奔走田野寻觅射杀。肉内 常留铁子,螃甲门牙即为崩烂。后枪支管控,又改下“束子”。盖其知兔习性,每于兔必经之路连下三五束子,常捕获一、二。一自食,余则换钱沽酒。
殡改初时,百姓仍多暗中土葬,乡里遂组织“起尸火化”。扒坟一座,给铜板两千。唯螃甲纠集二三癞子做此事,遂获外号“扒尸队长”。
越二年夏,一晌午,螃甲急往茨河一湾凫水,就此失踪,后,人偶于此湾见一鳖浮现。
白小河绝后
白小河,南街人也。自幼不服教养,品行放荡,常对他人露阴取乐。婚后多年仅育一女,幼聪慧,至及笈,曾与我提媒,父未允。不知嫁于何处。至半百收养一男,惯养至束发之年,忽闻涉奸淫入狱。
老伴哀亡,白小河仍终日酒醉嗜睡。后不知何时死于屋内,青蝇飞吊,异味散逸,乃为邻人知。
古人云:福祸无门,惟人自招,善恶有报,如影随形。莫忘,莫忘!

【作者简介】
陈自鱼,安徽阜阳人,汉族,省散文家协会会员。长期在基层工作,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人民,常将所思所悟为文。文风多写实,歌颂爱,蕴含哲理,真实感人。代表作有乡性系列文《家》《豆腐》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