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舅舅家
作者:王建宏
我的舅舅家在陕西扶风县杏林镇任阿。扶风、武功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三皇五帝就诞生于此,邰氏姜文明就是这里的最好写照。
农历壬辰年七月二十三日,二舅妈安葬的日子,对我来说这个日子我要牢记,因为舅舅家的人,对我最亲近,和我六十年的生命几乎都和她相连。每一次到舅舅家,就是探望舅妈,拉起家常,总是谈幼年在舅舅家渡过的日子,总是回忆二舅妈给我做的好吃的东西!我总是赞扬二舅妈做的“臊子面”、“辣子面”是那样的地道,总是回忆小时在灶房做饭时,我总是抢着要烧火的情景,我爬着梯子上楼捅马蜂窝,被马蜂蛰的鼻青眼肿,舅妈给我擦清凉油时的情景,说到高兴时,我和舅妈总是开怀大笑,我感觉那时是很幸福的。正因为这样,我们每年过春节,住在西安的弟妹们拿着礼当,驾车前去探望舅妈,二来为解口福,这基本是定规。
外婆是67年去世,外公是76年去世。外公和毛主席同岁,也是同年去世。我是1968年从西安下乡到宝鸡,后就在宝鸡工作,由于交通不便,去的时间少了,到后来我有车,宝鸡到西安的一百七十公里,在探西安父母时,我总要到舅家看望外公和舅妈,因为舅家刚好在西安宝鸡中间,刚好休息一下,在解思念之情。见到舅妈和表弟,自然是喜从心来,幼年美好时光,那泥土的清香,房子里那熟悉的醇味,小时的一幕一幕浮现在眼前,思念故去的外婆、外公,我总是前后打探着熟悉的后院、前院、爬上城墙、上到楼上!我总是在灶房和舅妈说笑。美味佳肴,酒足饭饱,走时舅妈总是把我送到村口大道上,我总是三步一回头,依依不舍的离去,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至今脑海不时的翻腾着舅妈站在村口向我挥手的情景。
二舅妈生于武功,她的家是行医世家,我们家和她们家是对门,两家老人是世交。我父亲小时百病缠身,后经舅妈家父的静心治疗全愈,为了报答恩情,拜舅妈的父亲为干爹。舅妈姊妹五个,大妹现在美国,妹夫精通医术,是心脏外科专家,小弟退休于武功县防疫站长,几个侄子也是医院院长。
舅妈嫁到任家后,正是解放前一年,那时我外公是民国时的扶风县财税局长,我的爷爷是武功县田粮处主任,我妈嫁到武功后,舅妈就到任家。我外公三岁父亲就去世,幼年时可想而知是多么困难,从小当店员,后从事货郎生意,惨淡经营,挣下一份家业,经货铺子遍及扶风、眉县两地,是当时县上的富贵之家。任家是个大家族,人们都叫外公五叔,叫我舅妈八嫂。外公有七个孩子,三男四女,大都出人头地,有杰出贡献。老大1935年毕业于西北中学,这个学校是以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为首的十六人校董事会创办,主要董事有四十七师长薛育英、杨虎城等,校长翟渭滨,专门为部队输送干部和人才,冯玉祥的一个军长担任该校军事训育主任。大舅在地下党工作,毕业后由当时的陕西省委组织部长潘自力(解放后首任住苏联大使)护送到延安,就学抗日军政大学毕业,37年受党的委派筹建西安红军联络处,后改为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对西安狂轰滥炸,频繁的防空使在延安时患上肺结核的大舅身体每况日下,为了方便照顾和医疗,后组织安排大舅到扶风县工作,当时公开身份是县文化馆长和县中学校长,实际上担任地下关中地委宣传部长。这一时期,工作上和习仲xun同志建立了良好工作和个人关系,习仲xun同志这时兼任关中地委书记。这段时间大舅为陕北介绍了大批学生干部,他的开封中学的同学解放后到文革前最高的干到广东军区司令员,后任二炮政治部主任,名字叫王居义,是扶风太白乡人。可惜大舅在47年临解放前被捕入狱,受尽到摧残,尽管营救出狱,不幸去世。解放后,时任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的习仲xun同志还专门到舅舅家探望外公,并到大舅的坟前悼念!文革后还专门写信给扶风县委,为大舅的历史作证,称“任崇谦同志为中国革命做出一定贡献”。据外公和母亲回忆,大舅在扶风工作七年多,那时家里人来人往,都是大舅的朋友,当时弟妹们读的书大都是苏联的画报。在大舅的教育和影响下,弟妹们都勤奋学习,出外求学,二舅、三舅分别毕业于陕西中医大学和西安交大。二舅解放初在西安政法委做法医工作,一生从事医疗事业,每次回家,乡亲们都知道大医生回家,四乡互相告知,院子人来人往,回来几天就要给乡亲看几天的病,镇上的药铺药都脱销。三舅毕业后分配到国家安全委员会下属的科研机构,为我国国防和通讯事业做出较大贡献,现享受政府津贴的有贡献科学家待遇。我至今还保存着有大舅签名的民国二十三年出版的一本唐诗三百首诗词书,可以说我爱诗是从那本书得到启发的。

外公在解放后,开政协会时,专门请到台上就坐,并由当时担任大舅的联络员陈仲平(陈仲平文革后退休陕西省公路局长)介绍,这就是任崇谦同志的父亲,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并选外公为县政协委员。外公一生清明,为人和善,笃信基督热心传教,被群众称为任长老。在外公的教育和影响下,我们都信奉基督,并以此来约束自己。
我从小经常来往于舅舅家,到舅舅家是我儿童时期的最欢乐的事情,在舅舅家可以见到疼我的外公外婆、舅舅舅妈、姨姨,可以看到各位表兄弟、表姐妹,我们无拘无束的开心玩耍,从不知什么叫痛苦,下河游弋,桃园摘桃,杏园拔杏,摘桑叶喂蚕,拔酸枣、收大枣、收柿子,拣木耳、地然,挑菜、拔猪草,苜蓿地里逮黄鼠,坐在牛车上给地里送粪,快乐的事说也说不完。严厉慈祥的外公总是每天早上叫我们每人写几篇大字,并认真的批改后才许可我们出门玩耍。至今仍记着小舅舅教我们唱国歌的情景!每到丰收季节,舅舅家总是做豆花、籽麻糖,外公收蜂蜜,我们便围绕在摇蜜机第四周,外公不停拿勺子给我们碗里添着清亮透明的蜜糖。临近年关,外公家总是要备年货,厨房的大缸里总是装满着香喷喷的绵羊肉,我饿时就拿一大块和弟妹分享。舅舅家给我们了美好童年,使我们从小就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从而使我们受益终生。
舅舅家的老人们多数都过世了,我们同辈也大都六十岁左右,人老几辈,一代一代就这么生活着,每个人都是一本书,地上的人们啊,生活是那样令人动心,那样让人挥之不去的记忆,这恐怕就是生活的真谛,这就是我们一代一代繁衍不息的源泉吧!愿故去的人安息!活着的人认认真真的活着!
2012年9月6日21:55完稿于温州
【作者简介】
王建宏,网名唐宗地人,大学文化,工程师陕西武功人,生于1948年12月16日,现已退休。王建宏学生时代开始习作,至今创作诗词5000多首,广泛发表在新浪博客、红袖添香、诗词吾爱、中华文艺、等网络平台,诗词内容涉及人文、历史、生活、山水旅游、深受广大网友读者的喜爱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