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华诞看今朝文学作品征文062
伯箫故里胜花园
李 皓
日前与一知心文友闲聊,谈及莱芜区凤城街道办事处吴花园社区近些年来的巨大变化,说起修缮一新后的吴伯箫故居已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不少文人雅士前来参观学习,作为一个在莱芜这片热土上工作了整整四十年同时又对文学感点兴趣的胶东人,我的心里禁不住涌起一股莫名的兴奋。一段时间以来萦绕在脑海里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文章究竟该怎样写”的问题,也旋即找到了突破口:从伯箫故里的吴花园说起不就很好吗!
我是1984年7月于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接受组织分配而到莱芜工作的,先是莱钢一中,后调莱芜一中,前前后后九整年的高中语文教学生涯中,曾三度给不同级别的学生讲授莱芜籍当代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吴伯箫的散文名篇《猎户》和《难老泉》。栖居于莱城鹏泉东大街(当时叫工农路)的一座小楼上,当得知吴伯箫的故居就在附近的吴花园村时,我便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前去探访。
村名叫吴花园,又地处凤城东大街(当时叫城关东路)上,按说村容村貌应当相对繁华。可转遍整个村庄,我也没能找到一处与村名的诗情画意相匹配的地方。吴伯箫故居,一座普通的农家四合院,更是与普通的农舍挨挤在一起,看不出有什么两样。后来又陆续去了周边的董花园、孟花园、孙花园、吕花园、任花园和戴花园,见到的同样只是一家家挨挨挤挤的普通农舍,根本没有什么鲜花簇锦的“花园”。遗憾之余我禁不住慨叹:刚刚由县改市不久,城里的柏油路还只有一条纵贯东西的窄窄的城关路,路两边的百货大楼、莱芜饭店、莱芜电影院、莱芜汽车站等,虽不阔气却是小城的标志性建筑,刚刚创立不久的莱芜市报社还借住在市招待所里办公,老区的日子还不富裕,老百姓还都在为温饱奔波,莱芜的这“花园”那“花园”还都是徒有虚名啊!
可莱芜的决策者们毕竟心里是有准备的。某年暑假,当我回故乡住了近两个月再回到莱芜时,莱城街上已开进了浩浩荡荡的筑路大军,四向出击,忙得不亦乐乎!不到一年的工夫,数条平平展展的公路便纵横了莱城的东西南北,莱城开始有了新的雏形。
常言道:道路通,百业兴。随之而起的是道路两旁日夜不停拔节的楼房:新的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有了,莱芜宾馆有了,莱芜日报社办公楼有了,红石公园也开始建了。彩笔新绘,莱城就像雨后的春笋一般,噌噌地长高,快速地变靓!
城市建设达标,钢铁产量飞升,体制改革试点,农村教育国际研讨现场会在莱芜召开……机遇,总是给有准备的人们留着,1992年底,莱芜升格为全国第188个地级市的骀荡东风,又一次鼓荡起了莱芜决策者们奋进的风帆,一张更加宏伟的建设蓝图旋即更加醒目地展现在全市人民面前。
新规划,新动力,新班子,新作为!一鼓作气向前奔,奋勇争先创一流!一届接着一届干,届届都有闪光点!
莱城区快马再加鞭,钢城区平地起新城,高新区科技含量高,雪野旅游区快速成花园,还有那经济开发区和农高区,也是八仙过海各有本领。
小区建设、旧村改造,已经数不清诞生了多少个“都市花园”、”故事家园“;道路建设,八纵八横,外环已经连成大环;就连乡村旅游,也形成了各有特色的南线、北线……
如今,小30年过去,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明媚阳光,莱芜在率先跻身国家级卫生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和国家级文明城市行列之后,又乘济莱一体化的东风,整体并入省会城市济南,踏上了快速发展的高速列车。沧桑巨变,如今,若是空中鸟瞰整个莱芜,你会发现:高炉林立铸就了莱芜人特有的风骨,汶河如带延展着莱芜人似水的柔情,绿树红花点缀着莱芜人多彩的生活,小区如织呵护着莱芜人甜美的梦境……伯箫故里的吴花园及其周边的董花园、孟花园、孙花园、吕花园、任花园、戴花园,也个个都成了绿草如茵鲜花簇拥的现代化新社区、名副其实的”大花园“……
龙凤呈祥歌盛世,继往开来谱新篇。新中国成立75年来,莱芜的变化真的是太大太大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变得越来越富裕,精神生活变得越来越时尚,子女教育越来越上心,孝敬老人越来越大方……尤其是作为生养过当代文学大家吴伯箫的吴花园社区,在积极追求现代化物质生活的同时,还不忘给走出去的文学大家吴伯箫留一处灵魂栖息的家园,给一代又一代后来人留一方可供瞻仰膜拜的圣土,实在是放眼高远!
1906年3月13日出生于莱芜、1982年8月10日过世于北京的吴伯箫,离开我们已经42年了。生前的他,虽然已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却未如愿品尝到改革开放的硕果。倘若少小离家又始终心怀故土的他老人家如今还健在,且能再回到生他养他的故土上走一走,看一看村里的文化小广场上正在跳广场舞的乡亲,瞧一瞧一个连一个配套齐全胜似花园的现代化村庄,窥一斑而知全豹,他老人家一定会无限感慨,且用心吹响时代的大箫,竭尽全力为故乡的变化唱赞歌的!

【作者简介】
李皓,笔名浩泉、泉歌,1962年6月生,青岛平度人,退休前供职于济南日报传媒集团鲁中分社,系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高级编辑。1981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迄今已在《山东文学》、《当代小说》、《青岛文学》、《青海湖》、《河北诗人》《辽河》等文学期刊发表诗文百多万字,结集出版有个人诗文集《浩泉如歌》、《山涧泉韵》、《汶源泉歌》、《心泉流溪》、《飞羽 浩泉》、《冰骨泉心》等。
附:
今朝杯“75华诞看今朝”主题征文启事
温泉花乡,生态商河——这是千年古县鼓乡商河的金字招牌;
兴业福地、宜居之城,这是全国千强镇、全国镇域经济500 强——商河县玉皇庙镇由来已久的两张金色名片;
济南今朝酒业、济南飞鹤玻璃工艺制品有限公司、山东新合成包装有限公司,这是商河县“薪火相传,创新发展,争做新时代奋斗者”的优秀企业代表……
75年风雨兼程,75年同舟共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从“站起来”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峥嵘岁月历历在目。
忆往昔,你我曾经风华正茂,指点江山;看今朝,祖国大好山河,岁月陈香。为庆祝祖国七十五周年华诞,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展现盛世今朝的风采,特举办今朝杯“75华诞看今朝”主题征文活动!回顾与祖国一同奋斗的岁月,回味今朝陈酿的醉美芬芳;分享与祖国一路成长的故事,传播盛世今朝的赤子情怀。期待您的如椽之笔挥洒最诚挚的祝福与赞美。
一、活动主题
“75华诞看今朝”——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二、举办单位
主办:山东省写作学会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承办:商河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商河县玉皇庙镇人民政府
商河县作家协会
协办:济南今朝酒业 济南飞鹤玻璃工艺制品有限公司
山东新合成包装有限公司 山东秋澄印象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三、征稿体裁
本次征文限诗歌、散文两种体裁。突出思想性、文学性、时代性。散文要求3000字以内,诗歌要求50行以内,古体诗和新诗均可。
四、稿件要求
所有作品必须原创首发,若发现抄袭或一稿多投者,取消活动参赛资格;
来稿须注明“今朝杯征文”字样,文后注明作者200字以内简介、单位、电话等信息;
投稿一律用真实姓名,化名重复者不予评审;
散文限每人1篇,诗歌限2首。
五、征稿时间及邮箱、微信
2024年3月31日起至2024年8月31日
散文投稿邮箱、微信:王连勇 13210500123 shwyn.j431@163.com A05318478
诗歌投稿邮箱、微信:廉德忠 15553168276(微信同号)
六、作品刊发及评奖
本次征文将为应征作品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设立专栏刊发推介,择优在其他报刊媒体推荐发表,获奖作品将有机会入选《商河文艺年鉴(2024)》。
七、奖项设置
散文诗歌分别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15名。获奖名单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发布。
八、颁奖
所有获奖者将在泉城济南举行隆重的颁奖典礼,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